多款QDII产品仍陷巨亏泥潭;众多渣打“苦主”或拿起法律武器或诉至监管部门。 渣打银行从2008年起面临的信任危机或将加剧。
投资10万仅剩44700“苦主”称“渣打产品将其带入‘黑色通道’”
本想投资一款低风险、只需跑赢CPI的产品,结果在该产品上不赚反亏接近50%,上海投资者刘女士近日在口碑理财网论坛发帖称,“渣打的理财产品带我步入黑色通道”。 刘女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2007年7月,她在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渣打银行”)客户经理的推荐下投资1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一款渣打银行QDII之“聚通天下”瑞银新兴基建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美元1.5年期产品(QDII200704)。据刘女士描述,她当时向客户经理表示希望购买一款“低风险、保本”的产品,客户经理随即向其推荐了该产品,并表示该产品“风险不大、能保本,最多盈利达不到最好的状况”。但就是这款让刘女士一直误认为是“保本”产品的非保本产品,让其损失惨重。 记者查阅了该产品说明书,说明书表明:该产品投资于“瑞银1.5年期美元新兴基建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票据”,每张票据特定面额为1000美元。该票据的收益与一篮子4只基础建设股票挂钩。产品于每季度设定一个收益计算日(共6个收益计算日),并设计了提前终止条款触发条件:在每个收益计算日,若4只股票的收盘价格都等于或者高于其初始价格的101%,产品自动中止,客户获得100%的票据面额和应得的收益。若在第1个季度提前终止条款被触发,投资者将获得最好48%的年化收益率。其他情况下,“若没有发生转换事件,则本金于票据自动终止日或到期日返回”。但是,一旦投资期内提前终止条款未被触发,并有股票的收盘水平曾经低于或等于其初始水平的70%,且在到期日,某只股票的到期水平低于其初始水平的90%,那么转换事件发生,可转换票据转为非保本票据,投资继续,QDII200704由A计划转为B计划,理财期限延长至2.5年,并于2010年1月20日到期,其收益与上述“可转换票据”在到期日其股票篮子中表现最逊色的股票挂钩。 受金融危机影响,海外股票市场表现糟糕,QDII200704在2009年1月20日由A计划转为B计划,理财周期延长至今年1月。“没想到,到今年1月,产品到期仍旧在亏。渣打银行客户经理建议我将产品再延期至C计划,我抱着能回本的希望,迫于无奈,再次延期,但产品现在的亏损水平高达50%左右,没有办法,我在8月初赎回了产品,10万元的投资目前只剩下44700元。”刘女士既无奈又气愤。 “我找银行交涉保本事宜,银行方面说原合同的保本是有条件的。买产品的时候,渣打隐瞒了这么大的投资风险,也没有把保本条件说清楚,涉嫌欺诈消费者。”刘女士说。
并非个例已有投资者诉至地方银监局
刘女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她目前正在准备材料,下一步将向中国银监会和消费者协会投诉渣打银行。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上海投资者张先生日前已写信至上海市银监局,投诉渣打银行在销售中存在“欺骗行为”。 张先生于2007年5月在渣打银行购买了一款保本型“金猪宝贝”产品,后来该产品表现不佳,2007年11月,他在客户经理的极力推荐下,将原产品转成了非保本的美林“聚焦亚洲”QDII200711产品。张先生说,当时,客户经理告诉我QDII200711是渣打特地为“金猪宝贝”的客户精心准备的新产品。没想到,就是这款产品,三年下来,让我初始投资的20万人民币亏损至今天的不到10万。
投资顾问频换投资者不满渣打服务
因购买渣打产品而遭受严重损失的“渣打苦主”分布在全国各地,从2008年开始,他们就建立起各种“打渣联盟”,纷纷维权。刘女士告诉记者,当初选择外资银行理财就是看中外资银行的牌子和口碑,认为其服务会更到位更专业,但通过这段经历,她对渣打甚至外资银行非常失望,“客户经理自己都说不清楚产品是怎么回事,就推荐给我。” 张先生也说,“在签订了QDII200711合同之后,客户经理对我不闻不问,没有主动联系过我一次,都是我主动打电话过去咨询。在我持有该产品期间,渣打先后换过三任投资顾问。试问,在不了解客户的情况下,客户经理怎么能对客户提出合适的投资建议?在2010年7月我投诉至上海银监局后,渣打银行也从没有联系过我。对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我很不满。” 除了深陷理财产品纠纷的泥潭,渣打银行近期又遭遇了另一场“信任危机”——其无担保个人贷款产品“现贷派”因未明示的账户管理费而被质疑有“高利贷”之嫌。
本报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并做追踪报道。
[银行态度]
聚焦两大问题渣打做出回应
针对这一事件记者采访了渣打银行,以下为该行回应。 经济参考报:投资者购买的是不同种类的渣打QDII产品,包括QDII200704、QDII200711等,目前此类产品亏损都在50%左右,渣打方面如何评价这几款产品的表现?如此大的亏损,让人们难免会质疑渣打在产品设计上存在问题,渣打方面怎么看? 渣打银行:首先,在金融市场上投资产品表现波动是市场的正常表现。而在海外金融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客户所购买的一些理财产品收益暂时受到影响,对于客户的心情,渣打银行非常理解,也和客户保持积极沟通,耐心及时地解答他们的疑问。渣打银行承诺在中国发展业务,我们关注每一个客户的需要。 作为一间经营了150多年的国际银行,审慎和稳健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在推出任何产品之前,我们都会进行反复测试和观察,而且会按照行业操作惯例对其未来的收入及潜在风险进行仔细评估。在明确收益和风险趋势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决定是否推向市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延续时间之长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QDII产品由于与海外指数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巨大影响。这些产品的表现也会随外部环境的波动而不断变化。 经济参考报:从2008年开始,全国各地就有很多投资者投诉渣打银行,截至目前,我们了解到,仍然有投资者在投诉,渣打面对这些投诉,是如何处理的? 渣打银行:我行向来重视客户的宝贵意见。当接到这些意见后,我们的客户经理会立即与客户紧密沟通了解其具体的疑问,同时银行内部马上展开调查并进行详细研究,在掌握了所有信息和材料后,渣打会有序跟进。为了更好地回应客户,渣打内部还设有专门的客户关系小组。 渣打坚守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客户”的原则。如果渣打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客户提供的理由及证据不属实,我行实在难以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我们会第一时间将结果与客户沟通讨论,也希望客户能够理解银行的商业运作原则。如客户有任何其他的金融服务需要,我行一定会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方案。
[专家观点]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银行都有“家丑不外扬”心态
郭田勇指出,银行都有“家丑不外扬”的心态,所以在处理上,的确是有所不妥。但是消费者在购买金融理财产品的时候,也应当提高防范,问清楚风险与亏损。这个事情是双方面的。随着银监会的相关文件出台,加大了对理财投资产品的监管力度,这一系列的问题应当会越来越少。
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若多款产品均现亏损银行恐存在产品设计缺陷
刘彦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我们不能从道德的角度谴责银行。因为我们不能证明它设计这款产品就是为了坑害投资者。但是如果多款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亏损,我们可以说,至少银行在设计这款产品的时候,是有严重的设计缺陷的。 刘彦斌指出,投资者在处理类似投资的时候,应做到“不熟不做,不懂不买”,量力而为。银行也应充分告知投资者可能出现的亏损以及高风险。他直言,“大量的金融衍生品设计的复杂程度让我们这些专业人士都看不懂,何况是普通投资者。所以希望投资者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自己需要什么,不要被短期利益蒙蔽双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