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储备作为政府调控市场供需的重要手段,历来都在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蓄水池作用,即市场供大于求时收储、供不应求时抛储,最终使得供需基本平衡,进而起到平抑价格的目的。值得关注的是,在抛储前后,期货价格的波动情况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下面我们将就此展开分析。 在2010年8月12日以前的17次抛储中,抛储后期货价格下跌的次数为11次,上涨为6次,下跌概率大于上涨概率;在抛储前价格下跌的8次中,其后价格上涨的次数为5次,下跌次数为3次,没有明显的趋势;在抛储前价格上涨的9次中,其后价格下跌的次数为8次,惟一一次上涨发生在2009年12月10日,但是抛储的当天,价格依然是下跌的。总体而言,如果历史上已经发生的都是必然的,那么本次抛储后价格下跌也将是大概率事件,而抛储当天价格下跌可能会给我们发出更强烈的信息。 另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总结,我们发现在新一轮的抛储发生时,市场运行的趋势往往很难发生改变,即原来价格是上涨的,在刚刚抛储的前几次,价格依然表现为上涨,这与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价格“越抛越高”的观点相符,也进一步验证了市场是以原来的趋势方向发展的;但是,当抛储的次数更加密集以后,价格开始表现为冲高回落,即原来的趋势形态遭到破坏,随后则逐渐呈现震荡向下发展的趋势,这个时候,产生一波新趋势的可能性很大,抛储政策的有效性也最终得到体现。 总体上,我们认为政府的抛储政策在市场上能够起到明显的预期调控作用。抛储改变的不仅是市场实际的供需关系,更改变了市场参与主体的心理,使得原本高昂的多头心生顾虑,使得原本怯弱的空头有了基本的心理支撑,从而在抑制价格过度上涨方面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