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将发行不超过230亿元的可转债,这是今年以来继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之后第三家计划发行大额可转债的蓝筹股公司。这也使可转债市场规模将从百亿元到千亿元快速跃进。 机构分析表示,扩容中的可转债市场给投资者提供了两方面机会,建议投资者可酌情申购新债,同时参与二级市场赎回行情。
可转债规模扩张十倍
去年7月,可转债发行和IPO重启同步进行,去年全年一共发行了6只可转债,融资总额仅为46.61亿元。两周前整个可转债市场仅仅10只可转债,其存量为111亿元。 然而,近半个月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分别宣布将发行不超过400亿元和不超过250亿元的可转债。加上中国石化的发行,可转债市场存量将在1000亿元左右。一年之内,可转债市场的规模将完成从百亿元到千亿元的跃进。机构人士表示:“随后一定还会有银行宣布发行可转债。” “银行发行可转债是在权衡当前市场情况后的最优选择,这对二级市场比股票增发的冲击力小很多。”中央财大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评价说。国信证券也认为,银行再融资方案显示出大型银行的再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市场的承受能力,可转债投资者相当一部分是债券型基金等一些固定投资者,这有利于缓解短期的资本市场压力。 据了解,此时可转债的扩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可分离债退出舞台,为可转债腾出发展空间;二是恰逢股市横盘的大背景,兼具股性债性的可转债供需两旺。 兴业证券表示,从目前来看,由于A股市场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可转债相对于增发配股等其他股权融资方式来说更有优势,对A股市场形成的冲击更小,投资者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高,监管层方面有可能采取更加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因此,可转债市场将会由于监管层的导向作用而迎来蓬勃发展。
可转债市场迎来转折
此前,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再融资方案有许多猜测。很多机构表示,此次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所披露的A股再融资方案基本符合预期。中信证券行业分析师朱琰表示,中国银行发行可转债融资较符合市场预期,也符合中行目前资本结构,预计本次发行可转债可补充公司2010年资本充足率至11.9%左右。可转债在转股前补充附属资本,转股后补充核心资本,更适合中国银行目前核心资本较足、附属资本欠缺的现状。 “即便2010年全部债转股对公司每股盈利影响也并不明显。如公司希望启动有条件赎回条款以补充核心资本,将激励公司实现业绩高增长。”朱琰维持对中国银行“增持”的评级。 大力发展包括可转债在内的债券市场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内容,也是监管部门近年的工作重点。自2002年开始,国内可转债市场最高规模曾达到300亿元,一度可转债融资超过了增发和配股的再融资总和。但如今可转债市场规模却仍徘徊在10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发行规模的萎缩导致可转债市场一直严重供不应求。 针对此次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发行650亿元可转债计划并将对其他大行产生示范作用,有机构表示,此举无异于为处于发展困境的可转债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如若发债成功,将开创可转债市场新纪元。 国金证券指出,首先,商业银行发行650亿元可转债,发行量之大可谓史无前例,这非常有利于可转债市场未来的扩容与发展;其次,作为金融行业乃至全市场的巨头,两家银行成功发行可转债将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这将打消许多企业对融资规模的疑虑,并将引来他们的纷纷效仿,从而使可转债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宜兼顾“打新”与“减持”
机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扩容中的可转债市场给投资者提供了两方面机会,可转债市场投资者可以酌情申购新债,同时参与二级市场赎回行情。 兴业证券表示,二季度可转债新券的发行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无风险打新收益。假定申购资金为4000亿元,新券上市价格为101元至102元,最终年化申购收益为9%至18%,建议投资人酌情申购。就二级市场而言,机构则建议关注可转债次新券的赎回进程。 据中信证券研究,52个退市可转债样本中,绝大部分可转债都出现了“赎回行情”,即在赎回前正股的上涨幅度均较大,远高于赎回触发价,超出幅度为15%到20%。而此时可转债的表现同样受益于正股的上涨,并以可转债上行幅度低于正股的方式消除溢价率,最终在触发赎回时点的可转债价格为145元至150元之间。 在二季度可能触发赎回的四只可转债龙盛、西洋、厦工和安泰中,龙盛和西洋的基本面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目前估值水平合理,触发赎回概率很大;而厦工和安泰的基本面有了较大改善,股价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有望最终触发赎回进而强制转股。 招商证券表示,目前可转债市场估值水平总体依然较高,未来可转债市场扩容巨大,可转债估值泡沫有望逐步下降甚至快速下降,估值泡沫下降意味着可转债容易跑输正股,未来可转债上涨更多需要靠正股推动。 考虑到可转债市场流动性较差,未来可转债巨幅扩容下可转债估值泡沫可能快速破灭,机构建议对高估值可转债可以在市场上涨过程中逐步减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