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风生水起,国际原油价格从20美元/桶攀升到峰值147美元/桶,随后各类大宗商品大幅跳水,但整个期货市场热钱流入明显,投机气氛依然浓厚。美国期货市场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品市场,它的四大期货市场上市的大多品种在全球范围内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加上美国对金融市场的宽松监管,难免会出现一些恶意炒作、投机逐利的黑幕,从而影响全球经济发展。
从2002年至2008年7月美元贬值了50%,用美元计价的商品都涨价,原油上涨88%
1848年,芝加哥成立第一个远期商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农产品。30年后为规范混乱的奶制品市场,纽约商业交易所成立。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970年纽约商业交易所推出石油期货,今天它已是全球最大的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纽约商业交易所以六角形的交易池为特征,以便交易员之间互相喊价时能看见对方的手势。不同的台阶代表着不同的合约,开盘之后现场一片沸腾,商品价格就在里上演着翻云覆雨的行情。
2008年6月6号,中国人准备欢度第一个放假的端午节,可是远隔万里的纽约商品交易所,正在掀起一场巨大的波澜,一场激烈的多空对决正在打响。许多交易员手里攥着大量买进的单据,原油期货成交价格不断被推高,短短几个小时,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了10美元,一举登上了每桶139美元的高位。
油价为什么会如此疯涨呢?根据当时国际能源机构公布的数字显示,每天全球需要原油86.7万桶,而供应是86.6万桶,比需求少了1千桶。疑惑的是,每天1000桶石油的缺口,真的可以导致油价半年大涨40%吗?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美元,美元在持续走低,事实上从2002年至2008年7月,美元贬值了50%,美元贬值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油价,原油上涨88%。不仅是石油,全世界其他用美元计价的商品都在涨价。
投资能源板块的对冲基金,从2004年不足180只升至2008年的600多只
谁在推高原油价格?有着12年对冲基金管理经验的麦克马斯特认为,从2007年后,原油期货市场就涌入了大量的投机资金,而这些增量资金中多数来自对冲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能源对冲基金中心的统计显示,目前投资于能源板块的对冲基金已经从2004年不到180只基金急剧上升到目前634只,而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长中。据长期关注能源领域的分析师P.沃勒格指出,仅2007年进入国际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的投机资金就超过2100亿美元,是2006年的2倍,其中1000亿美元进入了原油期货市场。
为何热钱流入原油期货市场?2007年8月底,在因次贷危机加重了市场对全球金融危机担忧的同时,美联储为了救市,连续多次降息释放流动性,同时美元也在持续地贬值。这种救市的政策同时也使得市场意识到美国政府已经放弃对抗通货膨胀的努力。而投资者只有将资金投资到抗通胀的资产上,于是油价直冲百元大关。
全球股市和油价的负相关性更是空前的高。这就给全球大型对冲基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适时做空全球的股指,而在推高油价上实现获利。
而在大量资金集中涌入之后,期货市场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投机资金已经掌握了纽约商品交易所71%的原油期货交易合约,而这个数字在2000年的时候,还只有37%。
按照美国期货委员会的分类方式,其将市场上的交易者分为三大类:“商业交易者”、“掉期交易商”、“投机者”。其中“商业交易者”指直接消费原油者,如石油产品加工企业等,而“掉期交易者”则多为投行大鳄。
美国期货委员会认为,71%的数据实际上包括了“掉期交易商”和“投机者”的持仓。如果不考虑“掉期交易商”,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大体相当,意味着在多空抵消之后,投机持仓对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十分有限。但在外部资金大量涌入,市场规模快速膨胀后,一些大规模的对冲基金为了突破持仓头寸限制,而更多地采取了向“掉期交易商”借道的方式。
如果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仍允许这些“掉期交易商”还能继续拥有免仓位限制的权利,这就等于在市场上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缺口,给了投机资金借道的动力以及之后无限的投机空间。
启示:莫让大宗商品市场背离其经济职能
次贷危机爆发并且继续深化,使得大宗商品市场背离了其经济职能的意义。这对于金融市场刚刚开放的中国,政府应该对美国金融市场的这种过度投机行为进行深度研究。在风险控制方面,笔者认为要关注以下几大风险:一是金融创新过度带来的风险,二是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三是市场无序和放松监管带来的风险,最后是背离市场职能所带来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