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垒大户对中小企业形成挤出效应
    2009-07-14    本报记者:邓华宁 冯雷 武勇 储国强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采访不同地区多家银行和企业了解到,今年以来,因为银根放松,银行信贷资金宽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退的背景下,各银行为了在年初抢占市场份额,多数贷款拥向政府背景项目和大型骨干企业,加剧了“垒大户”现象。这导致了政府和大企业“钱多的用不了”,资金在大项目与银行间来回倒,降低了货币利用效率,同时挤占了实体经济的信贷份额,尤其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政府和大企业贷款多得用不了”

    “今年1-4月我们分行的新增贷款为197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同比增加了155亿元。”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行长朱立飞告诉记者,“各家银行今年一季度都出现了贷款猛增现象,即便这样,也不存在银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现在各家银行手里的闲钱还有很多,闲钱放在银行就是浪费。”
    “现在各地政府都成立融资平台,有的政府融资平台和大企业的钱多得用不了。”朱立飞说,工行的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政府项目和重点大企业上,这与辽宁的经济结构有关。辽宁省的大企业数量多,近年来效益也不错,而小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不上珠三角和长三角。
    朱立飞告诉记者,沈阳桃仙机场今年计划投入16亿进行改扩建,听到这个消息后,各家银行的高管们纷纷上门要求发放贷款,甚至在机场负责人的办公室门口排起了长队,银行的人能够被“接见”一次都感觉幸运。
    “现在给大企业放贷也不容易。”朱立飞说,大企业在经济波动期都采取稳健经营的战略,有的在收缩战线。大企业贷款多了也是一个负担,因为还要还利息。今年1-4月,我们分行197亿新增贷款都是票据贴现贷款,到4月末,公司贷款还是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4月末我们实际投放公司贷款是90亿元,但是企业还了100亿元,是省交通控股公司和鞍钢集团还的。
    华夏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何羽介绍,今年1-4月新增贷款595亿,其中,中长期项目贷款比重到了52%-53%。陕西省银行业1-4月新增贷款1200多亿,达历史最高,其中主要为中长期贷款,记者采访宁夏、内蒙古、辽宁等地银行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信贷资金最集中的是政府项目,其次是大企业,小企业落到的很少。

    如果能多获得贷款就能发展得更快

    记者在采访中与企业界人士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到的普遍反映是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大量小企业不得不承担高额利息从社会上融资解决燃眉之急。
    民建上海市委5月份发布的一份历时3个多月完成的全市范围会员企业调查结果显示,近40%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希望政府对中小企业服务进一步提高,其中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解决融资贷款难。南京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江苏省金融机构一季度流入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仅占信贷总量的9%。
    陕西和平科技公司由于销售的产品资金一直难以回笼,去年银行一笔贷款出现逾期,有了信用不良记录,银行停止贷款,使企业走进了现在的死胡同。从去年开始,陕西和平科技公司就一直在裁员,员工从最高超过百人已裁到不足10人,节水设备生产线也已停产。
    公司董事长兰新民说,对企业来说,如果资金问题不解决,企业只有死路一条。“现在回过头来看,在我们最关键的困难时刻,如果政府、银行等部门有人能拉上一把,我们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惨。可惜的是,银行和各级政府、部门都有一个特点,喜欢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包括现在,基本没有谁提出要帮助你。在银行贷款逾期后,我想和银行商量能不能不罚息,但根本没人理你,连谈都不和你谈。”
    常州市联力科技公司总经理刘晖说,公司是煤矿井下自动设施的生产商,去年销售额2亿多元,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去年在神华集团的一个项目竞标中击败了英国的两家公司,并获得了科技部700多万元研发经费。公司对流动资金需求大,但银行担保要求严。一个2000万元的担保贷款,做2个项目就用完了。贷款一旦用完,公司就没法做项目,后来靠市政府协调,多贷到了2000万元。现在各地政府出台了一些小企业贷款的政策,但是到了金融系统没有办法具体落实。公司现在是有市场没资金,如果金融服务能跟上,销售额可以比现在大三到四倍。
    张家港东渡集团总经理徐卫民说,我们集团在新加坡有分公司,需要资金就从新加坡的银行贷款。国内的银行内部管理还不算好,手续复杂利息也高。新加坡银行的贷款利率平均是二点几,成本低。此外,国内的企业贷款往往要找担保中介机构,而中介机构收取的费用很高,小企业被担保一次就相当于被“扒层皮”。

    “没有政治风险,出事大家兜着,所以最保险”

    记者采访了解到,造成银行信贷分布垒大户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信贷投放量大,年初为抢占市场份额希望快速放款,首先会选择大项目。“为刺激经济发展,央行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差,各家银行必须把钱大量放出去才能维持赢利水平。信贷资金是上边压,下边抢,抢到手就是谁的。各级政府的大项目自然受到青睐。”一位熟悉银行内情的人士说。
    二是政府近年来财政实力增强,贷款更可靠。“政府是铁打的,不会关停并转。而且政府的财力连续多年以每年10%速度递增,有的增速达到20%。在此情况下,给政府贷款比给企业贷款风险小得多,支持地方政府发展也是银行不可推卸的责任啊。另外,信誉良好的大企业也是银行追捧的对象,大企业银行贷款多。那么多银行都敢贷款,就说明风险小。即便是出了风险,大家都要负责任,法不责众呀。因此,把钱贷给政府和大企业,在政治上没有风险,经营风险也要小得多。”
    三是对于量大面广的小企业,银行原本就缺乏了解,大银行的经营结构也不适应做小企业贷款;小银行以往的利润来源也未必来自小企业。许多小银行更希望通过做大项目获得自身快速发展,成长为大银行。
    相关专家认为,改变银行垒大户局面,平衡信贷结构,必须改变目前信贷资金过多集中在政府项目的状况,同时引导银行更多关注小企业,降低小企业融资门槛,营造小企业多层次服务体系。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