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5-19 作者:张汉青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本周,对于国内股市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周,也是少有的波澜不惊的一周。在地震灾害和CPI数据高企等多重大考之下,沪深股市经历了宽幅震荡,最后重归于平静。全周沪综指上涨10.74点,涨幅为0.3%,深成指则微跌95.78点,跌幅为0.71%,股市经受住了大的考验。 消息面是影响本周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首先,通货膨胀水平仍然居高不下,4月CPI涨幅高达8.5%,紧缩政策在CPI数据公布后迅速出台,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6.5%。另外,人民银行发布《2008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央行将坚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妥运用利率等工具,发挥其在抑制需求膨胀、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中的作用。 其次,四川地震造成了人员和财产损失,引发市场出现震荡。但在做好证券期货市场抗震救灾和维护稳定工作的背景下,沪深两市灾后重建概念应运而生,水泥、钢铁、医药股表现非常活跃,地震短期并没有给市场带来太大冲击。 总体上看,本周市场承受了CPI高企、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地震等利空的打击,并未出现恐慌,说明短期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个股方面,虽然本周指数以横盘震荡走势为主,但盘中热点较为活跃。部分新能源股、有色金属股和化工股表现较为活跃,尤其是与灾后重建相关的医药、水泥板块,都出现了大面积涨停现象,活跃了市场人气。但应注意的是,虽然本周热点活跃,但蓝筹指标股的走势依然较疲软,表明主流资金的参与意愿十分谨慎。大盘从3000点反弹至今,除了一些热点题材板块外,大部分个股的反弹力度较弱,显示出市场的信心基础并不稳固。 具体来看,周一,受宏观数据公布和浦发银行限售股上市的影响,沪深两市大幅低开逾2%,随后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CPI同比上涨8.5%,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使得市场忧虑情绪有所缓解,沪指下探至3521点后展开快速反弹,并收复3600点。周二,在地震灾害和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的双重压力下,沪深两市双双低开,沪指盘中最多下跌118.66点。不过,灾后重建受益板块如医药、水泥钢铁等强势崛起,推动大盘重新回暖。周三,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沪深两市呈现单边震荡上扬的态势,收盘沪指大涨逾2%,并收复3600点关口。 周四,沪深两市双双高开近1%,在上摸3700点后,沪指尾盘出现快速回落。周五,沪深两市表现平稳,全天呈现缩量震荡的态势,不过盘中缺乏热点。 自5月7日以来的8个交易日里,沪综指基本在3500点至3700点间横盘震荡,既受到60日均线和数月以来的下降通道的压制,也受到下方印花税缺口的强力支撑。期间成交量总体呈现萎缩态势。 分析人士指出,判断近期大盘走向可依据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是近期消息面的变化。总体来讲政策暖风频吹,管理层对股市呵护态度明确,前期的利好消息都对股市稳定有积极作用;二是地产股、银行股等主流热点能否重拾升势,从盘面观察,5月16日以海通证券为代表的券商股全面上涨,这样可能带动其它板块轮番上涨;三是看近期成交量能否温和放大,如果量能持续萎缩,则大盘难以形成连续上涨的局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