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6-29 本报记者:叶奇元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时光如梭,香港回归已经10年了。从1995年到1999年我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其间爆发了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8月,刚满周岁的香港特区政府为确保市场自由开放和公平竞争环境,毅然决定动用逾千亿港元外汇基金入市,粉碎了国际投机者恶意操控香港股市的企图,这一案例被国际金融界评价为“现代金融史上的一个突破”。作为经济记者,我采访报道了整个事件,这是几十年职业生涯中难得的机遇,至今印象深刻。 亚洲金融风暴中,国际金融大鳄一方面在外汇市场大手抛出投机性港元卖盘,1998年8月的前两个星期,分别在纽约、悉尼、伦敦和香港共抛售60多亿美元的港元,冲击港元汇率,迫使港元利率大幅升高,引致香港股市恒生指数急挫,同时还在股市大量抛售进一步压低恒指;另一方面在恒指期货市场累积大量淡仓。他们采用“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这种“声东击西”的伎俩,再三狙击港元,打击股市,而在证券期货市场大获暴利。这些国际金融大鳄的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不断散布各种政治经济谣言,放肆地在汇市、股市和期市进行相关联的投机活动。香港回归近一年来每当这些国际金融大鳄狙击港元,香港股市就出现“过山车”般的波动,他们却大获其利。这种肆无忌惮的强盗行径,简直将香港当成了“超级提款机”。 亚洲金融风暴中,国际金融大鳄在香港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致使恒指大跌,港股市盈率跌至极不合理水平,波幅大大偏离正常调整幅度。港元资产大幅贬值,部分原先已持有港股多年的国际投资基金开始加入洗仓行列。 面对国际金融大鳄的猖狂进攻,特区政府经过精心部署,在1998年8月14日果断出击。当天特区政府便指示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在恒指6660点的低位出其不意地在股票和期货市场采取了相应行动。加上诸多外围利好因素刺激,8月14日香港股市恒指一路攀高,全天上升564点,升幅达8.47%。 随后的10多个交易日里,特区政府与国际金融大鳄进行了全面较量,其间险象环生,尤其是28日的激烈程度更是空前。8月28日是香港八月份恒生期货指数结算日,可以说是双方的决战日。一开市大鳄们即以巨量卖盘杀进,特区政府则以无限买盘阵势抗敌,以扯高期货指数结算价。开市5分钟已有超过30亿港元的股票易手,这是特区政府采取反击行动前股市全天的成交额!其后恒生指数和期货指数始终在7800点左右微微地上下摆动,然而成交额却直线飙升,指数不动,成交额狂升意味着抛售“排山倒海”,形势极其险恶。但最终恒指收于7829点,当天股市成交额较历史最高成交额整整增加了70%多。 经过10多个交易日的较量,特区政府先后动用了1000多亿港元,使恒生指数共上扬1169点,国际投机者利用在恒指期货市场牟取暴利的企图受到重创。 香港特区政府随之推出了对股票抛空活动加强监管、严格执行有关经纪持仓量不能超过资本若干比例的规定、严格执行T+2(股票交易日后第二天进行结算)结算的制度、监管股票借贷等的“七招三十式”措施,更提高了市场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效益。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对1998年8月28日香港股市报道的标题制作,可以说是最费心思的。当时香港及海外的舆论对特区政府动用外汇基金反击国际投机者的举措,基本上是一面倒的负面评论。面对很大的压力,经过反复认真考虑,我在28日股市收市后,立即发出了“香港打击国际投机者初战告捷”,引起各类媒体的广泛重视,有些香港报纸在刊登这篇稿件时就用“新华社:初战告捷”作为标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