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息房贷锁定风险
    2007-06-13    本报记者: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央行第五次加息变成现实,固定利率房贷产品成为房贷市场的关注焦点,各家银行以“风险锁定”为特征的固定利率房贷产品再次走俏房贷市场。记者从数家银行了解到,自央行连续加息以来,固定利率房贷业务量猛增。第一家开办固定利率房贷业务的光大银行,目前发放固定利率房贷金额已超过20亿元。

新华社发 (程洁 摄)

加息催热定息房贷

    加息后,由于部分固定利率房贷其利率已接近甚至低于普通房贷利率,固定利率房贷自然受到市场的追捧,不少购房者临时改变了即将签订的购房合同,选择了利率更低的固定利率房贷。不少业内专家也建议,由于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改变,央行持续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市民在选择房贷业务时如不能办理公积金房贷,则最好选择固定利率房贷,已办理普通浮动利率房贷业务的市民应尽早转成固定利率房贷,以减少房贷的成本。
    据光大银行总行营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自5月18日晚央行宣布同时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以来,前来咨询固定利率房贷产品的客户比平时增加了不少。央行此次加息似乎为市场已进入加息周期的说法提供了佐证,很多以前选择其他贷款方式的客户处于长期省息的考虑把房贷转为固定利率。“而首次申请房贷的客户对固定利率房贷产品也更感兴趣。”

50万贷款多还七万利息

    加息对贷款者的还款影响究竟有多大呢?值得贷款人如此重视?一位咨询贷款转换方案的客户拿出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向记者展示了他多方咨询的“战果”。
    李先生贷款总额50万元,期限20年。此次央行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09个百分点,按最常见的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计算,加息前利率为7.11%,每月需还款3909.58元;加息后利率为7.2%,每月需还款3936.75元,月均还贷增加27.17元。看似加息给贷款人带来的影响并不太大,可是后面的数字却不容小觑。2006年以来,央行已经四次加息,五年期以上住房贷款利率从最初的6.12%提高到现在的7.2%,同样以上面的贷款方案为例,李先生相对于最初的贷款计划,每月多还贷累计达到319.89元。每年多还贷累计达到3839元,至贷款到期日比原来6.12%的利率水平多还贷72941元。
    “可惜没有早点意识到固定利率房贷的重要性,不然压力会比现在小很多”。提起2006年初的贷款方案选择,李先生显然颇有些后悔。

定息房贷锁定风险

    中行北京分行的客户经理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中行加息后的年利率下浮15%后,三年期与五年期分别为5.7375%和5.8905%,相比于加息前的固定利率5.62%与5.78%,分别高出了0.1175%和0.1105%,即如果贷款30万元,采用3年原固定利率还贷,前三年利息为48465.96元,而选择非固定利率,前三年利息为52899.27元,即采用固定利息还贷,前3年可以节省4433.31元。
    也有一部分贷款者成功避过了加息带来的影响。据光大客户经理介绍,他的客户张先生就因为选择了固定利率贷款而省下了不少银子。张先生2006年购买了一套价值500多万元的住房,于2006年5月向光大银行申请办理个人住房贷款。在听取了银行人员关于固定利率产品的介绍后,申请了固定利率房贷业务。贷款金额300万元,贷款期限10年,采用等额还款法,并享受到当时光大银行提供的优惠固定利率6.08%。经过测算,过去一年来央行四次加息过后,张先生因选择了固定利率而节省了约18万元的利息支出。
    其实现下的房贷市场,比之2006年初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上有了更多的房贷产品可供选择,各家银行也都在市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推出了有针对性的产品。例如光大银行在2006年初率先推出固定利率房贷产品后,又在不久前对其进行了创新。金额组合和期限组合的新产品使贷款人可以自由划分本金和贷款期限中执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比率,使其无论面对升息还是降息的环境都能够有效规避利率风险,从而从一定程度上锁定贷款成本。5月份,光大银行还推出了“随心还”房贷新品,包括“A、B、C、D”四个子产品。该产品以“个性化省息”为设计理念,自问世之日就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广泛关注。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就选择了固定利率搭配“随心还B、C”的组合房贷计划。“这样一来,不仅能享受6.18%的固定利率,仅比浮动利率下限高0.06个百分点,还可以有两年的入住前先还息、后还本金的便利,同时还能享受10天的还款宽限期。”

  相关稿件
· 上海个人房贷持续上升增幅呈逐月扩大势头 2007-06-11
· 央行连续加息 两招教房贷族省钱 2007-06-08
· 房贷业务遭遇成长的烦恼 2007-06-08
· “固定利率房贷”产品:三种人需谨慎选择 2007-06-06
· 业内人士:不要盲目追捧外资银行房贷产品 200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