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推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让来自沿海经济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们激动不已。 代表们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来临之际,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已经完全走出了片面依赖优惠政策和投资倾斜的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依靠解放思想,依靠制度创新和体制变革,才能肩负起为改革开放先行探路、攻坚破冰的历史使命。
由“特”到“新”:在解放思想中发掘改革开放新潜能
“最近我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深圳在取消特区优惠政策后,面对国内诸多兄弟城市的‘平等竞争’,下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许宗衡说。 没有了优惠的税收政策,也没有了国家倾斜的财政投入,深圳、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都面临着寻找改革开放新模式的课题。三地代表在改革实践中都感到,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是自己所拥有的最大优势,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地区的发展,要从依靠“特殊政策”走向依靠“政策创新”。 在2005年成为国内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之初,浦东新区制定了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如今,计划中确定的6个方面60个具体改革事项,已有75%正式推开;“外汇九条”“质检十四条”“工商八条”……中央14个部委的21项改革试点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 随着渤海银行、渤海产业基金的相继成立,滨海新区已成为全国金融改革的排头兵。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说,目前,滨海新区正积极争取和推动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并以国内最大的保税港区——东疆港保税区为依托,积极推进海关特别监管区外汇管理政策改革,以推进东疆港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贸易港区”。 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基础上,“深化深港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级大都会”成为深圳下一步的重点发展战略。根据深圳市的发展设想,未来深港合作除了加快交通等一些跨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将积极加大产业合作,合力打造深港创新圈,使这里成为一个创新要素最集中、创新最活跃的地区;此外深港双方还将大力拓宽金融领域的合作。 许宗衡代表说:“如果30年前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深圳的今天,中国的今天。坚持解放思想将是深圳和其他综合配套改革地区进行新一轮发展和迈向新目标的动力,也是我国实现再一次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前提。”
由“破”到“立”:在政府职能转变中明确行政体制新定位
按照中央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别是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工作;而深圳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也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三地改革的共同目标。 首先便是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环节和时限。深圳至今已主动进行了4次审批制度改革;浦东新区的行政审批事项已从5年前的724项减少到244项,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从原来的281个工作日减少到目前的不足100个工作日;滨海新区则成立了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将不同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集中审批率超过95%。 代表们表示,在破“旧”的同时,深圳、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三地将更多注意力聚焦于“立新”之上,正在探索建立起一套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更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的行政管理体系。 近年来深圳一直在改革探索如何将行政权在决策、执行、监督三方面进行协调和适当分离。为此,深圳对一些政府部门进行撤并和调整,设置若干决策局、执行局和一个监察局,决策局只有决策权而没有执行权,减少和避免受到部门利益的影响,监察局和审计局则直属市长管辖。许宗衡代表说:“深圳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未来还将继续推向深入。” 如今,浦东新区的街道办事处已不再承担招商引资的职能,成为单纯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派出机构。浦东新区政府最近还对6个试点单位开展权力事项梳理,探索实行规范程序、明确标准、网上公开运行的工作机制,把人为因素较强的自由裁量权降低到最低限度,促进基层政府的透明和高效运行。 全国人大代表、浦东新区代区长李逸平说:“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不仅应当实现经济率先发展,同样也要在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由“独”到“合”:在扩大区域合作中赢得开发开放新机遇
不少代表谈到,过去的经济特区模式有些“独”,有些特区希望优惠政策只由“一家独享”,结果造成与特区相邻地区发展速度反而低于平均水平的“灯下黑”现象。而在新形势下,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已经走出这种狭隘的发展思维,学会在与周边地区的互利互惠、合作竞争中,赢得开发开放的新契机。 全国人大代表、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苟利军说,当前滨海新区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不断增强服务辐射能力。以服务区域发展为使命,滨海新区要在总体发展规划上、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上、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在产业分工和环境保护上,主动与京冀和环渤海区域衔接;在技术、人才和功能设施上全面为兄弟省份服务。 格外看重深港合作的许宗衡代表说:“要消除体制和机制性障碍,要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行为定式,要用世界的眼光看待发展和未来。”在达成共建“世界级大都会”共识的基础上,深港两地已就双方2030年城市发展战略进行了沟通,并在城市产业综合布局和今后产业合作方向上有了相对比较清晰的发展布局。 浦东新区则开始了先行先试政策“普惠”长三角的探索。去年9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准授权,浦东新区政府获得支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工商8条政策”,其中规定“鼓励以多种出资方式在浦东新区投资设立企业”;3个月后,这项制度成为苏浙沪三地的共同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社科院院长王荣华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仅靠一个城市单打独斗已经力不从心,而是要依靠整个城市群的合作布局、整合资源,在发挥集聚效应的过程中壮大发展,这也是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地区目前正在走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