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明忠说,我国应该尽快建立一套境外投资风险防范机制,让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又好又快”。
“走出去”步伐加快,风险不断加大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述,过去五年来,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对外经济互利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刘明忠说,“但必须同时看到,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刘明忠分析说,首先是环境风险,部分国内企业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容易在所在国家引起环境纠纷;其次是劳工风险,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的劳资纠纷不断增多;其三是政治风险,所在国的时局动荡、汇率变化以及很有可能是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调整等,都会对我们造成很大影响;此外,还有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所带来的安全风险等等。
建立统一预警协调服务管理机制
刘明忠认为,面对风险,政府有关部门要统筹考虑,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对外开放工作议事日程,建立一套“走出去”的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要建立企业境外投资评估预警机制,从政治、经济多个角度为境外企业提供预警分析,反映海外各国的政治经济风险等状况。 其次,要建立境外企业联合年检、统计制度,通过境外企业联合年检、境外投资直接统计、外经业务统计制度,及时追踪掌握境外投资和外经工作的运行情况。 其三,要建立境外企业、人员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在遇到境外战争、自然灾害、罢工、恐怖事件等突发事件时,确保有关企业境外人员、财产的安全。 其四,为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还要积极推进外经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应建立对外协调工作机制,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避免企业在海外的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应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简化境外投资审批程序,推进境外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对外承包工程负责人出入境的便利化。
提高企业自身化解风险能力
“企业首先要从投资决策上防范‘走出去’的风险。”刘明忠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把握国际形势特别是投资所在国局势的变化,相应转变投资方式。比如,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与当地合资形式,实行海外企业本地化战略,以使合资方分担一部分投资风险;对资源开发等敏感领域的投资,可根据所在国情况以债务形式出资,通过产品分成获得收益,以避免直接取得控股权所带来的政治风险。” 刘明忠认为,拥有产品或技术等核心竞争力,是境外投资企业抗拒风险的关键。他说:“如果只是盲目并购和多元化,往往会导致经营失败。” 刘明忠还表示,企业必须注意研究东道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自身约束,提高或调整生产和经营的标准,强化“走出去”进程中的环保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