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3-09 本报记者:张健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王守彬代表在接受采访。 | 王守彬代表提出,应该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发展,拓宽市场,做好国内国际两篇“文章”。 王守彬以农民身份连任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一手创建的营口青花集团已经成长为全国耐火材料的行业龙头,在2007年实现产值34亿元,利润2.02亿元,纳税1.8亿元。身为营口青花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王守彬代表指出,“走出去”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理应是贯彻“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结合我国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和资源状况,民营企业“走出去”,重点应放在境外资源合作与开发上。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严重资源依赖阶段,资源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但是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的58%,排名第53位,且富铁、锰、铬、铜、镍、铝、钾盐等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短缺,未来20年的供需缺口持续增大。在国内矿产资源严重匮乏这一格局难以根本改变的条件下,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是优化我国资源配置,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王守彬认为,民营企业现在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只要政策到位、有一定的扶植力度,是可以较快见到成效的。他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营业收入总额超过50亿元以上的大型民营企业有103家,员工人数过万的有83家。在对外投资方面,民营企业增长势头明显,已发展到境外投资建厂,从事资源开发,设立研发中心,开展跨国并购,对外承包工程等多种形式,并出现集群化、规模化、园区化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走出去”具备独特的比较优势。它们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敏感,投资决策果断,工资分配、营销方式有很大的自主权。民营企业产权清晰,责任明确,自担风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要国家投资,也不要政府承担风险。 为了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速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他建议,加快制定和实施鼓励政策,为“走出去”企业创造一个更宽松的政策环境。一是进一步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简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手续,取消境外投资规模限制,满足企业购汇进行境外投资的需要。要进一步解决境外投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海外探矿公司,国家进出口银行或其它银行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境外矿产勘查开发投资项目的政策性贷款利率,原则上应优惠于国内同类项目。设立特别贷款项目,专门用来扶持到国外勘探、开发我国短缺性和大宗支柱性矿产的企业。要进一步放宽条件,减少限制,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境外上市,拓宽“走出去”企业的融资渠道。 王守彬指出,信息不畅是目前走出去的一大瓶颈,要强化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详实、可靠、及时的信息服务。我国驻外机构及时提供当地资源状况、投资政策、法律法规等最新信息,及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对外公布。 他提到,要帮助民营企业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我国驻外商务机构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不断培训和督促,健全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为“走出去”提供企业的体制基础。 他说,建立海外发展风险基金,对企业“走出去”十分必要。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地国家还有很大一部分处于高风险地区,可以由有关部门出资与民营企业自筹资金,共同建立发展风险基金,为“走出去”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