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雪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之际,灾区代表委员从抗灾现场来到两会会场,既怀着战胜自然灾害的喜悦,也带着对抗灾减灾的思考和建言。
|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林毅夫(左)、陈云英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共同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刘泉龙 摄 | 以法律手段建立灾难预警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余敏辉说,从非典到禽流感,从旱涝灾害到这场罕见雪灾,我们在与各种灾害斗争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我们的发展战略。非典过后,国家完善了全国疾病防控体系;洪涝旱灾年年频发于华夏大地,我们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较早成立了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几十年一遇的冰冻灾害,应该推动我们以法律手段建立灾难预警机制。 余敏辉认为,国家应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多方面可能发生的灾难应急预警机制,比如电气化铁路没电咋办?北方如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突发洪涝灾害咋办?重大基础设施如何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或战争?同时还要用法律手段保证应急预警机制能落实到位,能行之有效。 全国人大代表、豪吉集团董事长严俊波说:“当大雪突降南方地区时,我发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兴奋,鲜有人考虑到一场灾难的到来,因而,也没有进行抗灾准备工作。应对灾害,应把‘防’和‘救’置于同等地位,必须实现‘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的理念转变。”
强化部门协作改善应急联动能力
来自抗雪灾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庆市委书记朱读稳深有感触地说,这次雪灾除信息发布前瞻性不足外,有关部门在救灾中联动性也有欠缺。他举例说,在雪灾期间,交通部门和交警部门对高速公路是否放行有时存在不同观点,这就需要一个协调机制。 朱读稳认为,今后应该建立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因为灾害涉及社会运行的各个层面,对各行各业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任何一个部门和单位都无法单独完成对灾害链的有效控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特别要增强中央和地方、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作。这就需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尽量避免部门职能交叉,从根本上减少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现象。 “一次灾害靠全民动员可以,但不能每次都靠动员全民,根本上还是靠机制化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说。 这次雪灾,由于断电缺水,
湖南郴州几乎变成了“寒冷和黑暗”的“孤岛”。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湘娥说,这次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尽管有各种应急措施,但在救助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有些措施没有到位。灾害来临时只能坐等政府救援,从而造成了灾害发展蔓延。因此,当前,为了规避应对自然灾害的迟缓化、被动化和淡薄化,建立一个自然灾害国家应急预案刻不容缓,这个预案要对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并要有非常强的约束力。
调整相关行业的抗灾标准 增强基础设施抗灾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认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加大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去年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防汛抗洪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重要经验是,1991年确定任务、2003年淮河大水后加快实施的治淮19项工程,使得沿淮堤防防洪安全度大为提高,防洪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洪水下泄更为顺畅,行洪能力明显提高。这些工程措施在2007年防汛抗洪中发挥了巨大减灾效益,实现了从“小水大灾”到“大水小灾”。 “真正完善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时候是不需要计算成本的。”纪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