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经济参考报    
首页 今日关注 最新播报 专题报道 建言献策 两会观察 两会现场 两会时评 两会图片  
 
刘建飞:中国应从自身角色定位来认定国际责任
    2008-03-06    本报记者:方烨 刘璐璐 实习生:崔坦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地区大国,中国的国际责任应当从这个角色定位出发来认定。”
  自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用“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来定位中美关系后,“中国责任论”在国际舞台上悄然兴起,并逐渐取代“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成为国际社会针对中国的主流话语。此后在多种国际场合,要求中国承担“责任”的声音频繁响起。面对这样的声音,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中国外交研究室主任刘建飞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专访时这样指出。
  他表示,“责任论”对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来说,是挑战还是机遇?取决于中国如何把握和应对。中国现在的综合实力仍然不够强大,国计民生也还有诸多严峻问题尚待解决,在这种条件下既要维护好本国利益,同时尽自己的国际责任,需要战略筹划。
  刘建飞指出,“中国责任论”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复杂的国际背景。它既与中国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寄望中国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关,又与中国提出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有关。对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国际社会寄望我们能够多承担一点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情理之中的事。
  刘建飞也提醒说,不同的国家和国际力量,在喊“中国责任论”时,目的是不一样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快速成长,是欢迎、高兴,并希望中国能够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上多发挥作用;而对西方大国来说,喊出“中国责任论”则有双重意味:一方面是面对中国崛起这个现实,它们试图重构同中国的关系,将中国从它们所主导的国际体系之外拉进体系之内,让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与它们共同维护现存国际秩序;另一方面是面对“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越来越没有市场这个现实,试图找出一个新的话语来塑造、影响中国,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想“忽悠”“捧杀”中国。
  就美国来说,提出“中国责任论”有深刻的战略内涵。在美国看来,目前的中国已经“融”进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但是并未完全“合”。中国还是一个“处在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一个深层次寓意就是,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利益攸关方”,真正地负起责任,就应当在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政治体制上向美国等西方国家看齐,实现彻底的“转型”。实质上,美国在强调“中国责任”时,是单向的,即中国对美国负有责任,却不提美国的责任。
  欧盟在新出台的第六个对华政策文件《欧盟-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扩大的责任》中也特别强调中国的“责任”。与美国不同的是,欧盟讲中国的责任时是将双方放到一起来说,强调双方作为伙伴负有对等的责任。不过,作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两个政治实体来说,强调对等的责任,对实力较弱的一方来说,肯定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对于“中国责任论”,刘建飞表示,如果中国置若罔闻,则有可能让众多发展中国家失望,也让西方大国更加怀疑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发展和崛起,同时让国际反华势力抓到一个攻击中国的新把柄,如此,中国在国际上可能会受孤立,外部环境将大大恶化;但如果中国像国际社会所寄望的那样承担国际责任,很有可能造成超负荷运转,最终和平发展受阻,崛起受挫。
  那么,中国究竟应当和能够承担多大的国际责任?对于这个问题,刘建飞表示要从两点考虑,首先,要认识中国的实力以及与实力相关的国际地位。就目前的实力来看,中国只能算是一个地区大国。当然,中国的幅员、人口、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因素又使得中国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力。所以,中国又不是普通的地区大国,而是一个具有一定世界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如果将中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综合实力结合到一起来定位中国的角色,比较恰当的表述应当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地区大国。中国的国际责任就应当从这个角色定位出发来认定。
  从这个定位出发,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国,中国应该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作为地区大国,中国需要为亚洲的和平、稳定、繁荣而努力;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中国需要为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贡献力量。
  从中国的根本利益和实力出发,中国要承担国际责任,首先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国际责任主要不是体现在物质层面,而是在精神层面。或者说,在国际责任上,中国主要不是奉献硬实力,而是软实力。中国提出的许多主张和理念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将越来越大。
  其次,中国要成为一个负责的大国,只能是对整个世界负责。但中国不是作为西方大国的挑战者去承担国际责任,而是同西方大国协调,实现在国际舞台上的互利、互补、共赢。只有这样,中国承担国际责任才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

  背景链接

  2005年9月21日,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在纽约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的政策演说。这一演讲被认为是美国对华态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分水岭,由“中国威胁论”转向“中国责任论”。
  “中国责任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来自广大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在政治上普遍期望中国能够成为制衡国际强权的中坚力量,在经济上希望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多多受益,并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部分最不发达国家希望中国成倍扩大援助规模。另一种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希望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遵循它们制定的游戏规则,避免损害其既得利益和优势地位,同时帮助它们维护现行的国际秩序。

  相关稿件
· 体现国际责任中国把援助非洲做到实处 2008-03-06
· 专家呼吁:加强国际交流 增强环保话语权 2008-03-06
· 专访潘岳:加快构建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2008-03-06
· 一个环保NGO工作人员眼中的中国环保 2008-03-06
· 中国市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新机遇 2008-03-06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工作人员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