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8-03-05 记者:王圣志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现在农村的很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田水利设施抗灾能力不强,遇到个干旱暴雨,就可能导致大灾。”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白腊园村党支部书记刘瑞莲说:“如果不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俺农民还是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刘瑞莲告诉记者,她所在的砀山县位于黄河故道,过去建的水利工程由于长期运行、洪水毁坏、工程老化,大部分耕地灌溉没有保障,一些地方“引不进,排不出,灌不上,涝来一片汪洋,旱来赤地千里”。 “不仅俺砀山是这样,据我了解,现在不少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都很落后。以前农村水利主要靠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建设,国家投入很少。如安徽淠史杭灌区,除重点建筑物由国家投资兴建外,运行维护主要靠群众投工投劳。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一事一议’制度规定每人每年只能拿15元用于公益事业,因为水利工程要跨村实施,只要有一个村不同意都很难进行。现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基本无渠道。农田水利设施落后,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刘瑞莲说。 刘瑞莲认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保证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保证和提高现有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需要。没有过硬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不可能稳定持续发展,农民生活不可能稳步地提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必须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大力发展品质较高、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农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优质高效农业、高科技农业对灌溉保证程度、服务质量,提出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她建议国家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