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中旬始,一场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席卷我国南方许多地方,电力中断、交通受阻、电煤紧张、通信不畅。突如其来的灾害不仅考验了我们抗灾的信心,也考验了抵御突发灾害的应急机制。
灾害天气过去了,怎样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地进行灾后复建工作,听听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怎么说——
话题一 着手建立应急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赖明勇身处遭受冰雪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的湖南,见证了各方通力协作,众志成城抗冰灾的动人场面。
“抗灾并没有结束。”赖明勇说,“湖南等中西部地区是各种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灾害暴露了应急工作方面的弱点,急需抗灾救灾的应急系统迫在眉睫。”
赖明勇认为,这个系统应当是个依靠现代信息技术集成起来的全方位平台——包括气象、交通、电力设施等各方面应急预案在内的大系统。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芜湖市市长陈树隆认为,必须完善应急救灾机制,建立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的预案,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协调应急机制,增强应对公共危机能力。在城市规划上,应提前考虑应灾功能,对城市管网、道路交通、房屋建筑等制定设计门槛,并在建成后明确各自的可承灾级别,一旦灾情发生后,不同部位承灾能力强弱就能“一目了然”,方便确立救灾的轻重缓急顺序。日常应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检测、维修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建立可靠的公交系统、铁路网、电力网等应急后备系统。
话题二 精心重建基础设施
在粤北地区严重的冰冻灾害中,全国人大代表、韶关市市长郑振涛一直处在抢险救灾指挥第一线。他认为,各地不要简单地将“抗灾复建”当成“断了的电线接起来,倒了的电杆扶起来,”而应该借助这次抗灾复建的时机,提高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标准,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地区和重点路段。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提出,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和建设,这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保障。做好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抗风险能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能源、交通、通信、城市公共设施的统筹规划和论证,形成协调配合和应急替代格局。要考虑雨雪、冰冻、台风、高温、大雾等极端天气,全面提高规划和建设标准,并将标准法制化,强制执行。
话题三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在这次低温冰雪灾害天气中,农业生产损失巨大。对于如何恢复灾区的农业生产能力,提高抗灾能力,代表委员也十分关注。
作为冰雪灾害重灾区农村基层干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游溪镇党委书记邓志聪认为,对农民而言,灾后复建重在抢种补种经济作物,应该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增强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些对温度要求较高的热带经济作物能赚钱,大家都去种这种作物,但一次冷空气南下全部冻死,这对农业生产不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则认为,灾区灾后重建,特别是农村重建需要大量技术指导和支持,如果各地能够充分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农民提供诸如气象、抢种补种、农产品需求和市场预测等涉农信息,可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民朋友分忧。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尚勋武强调建立农作物防灾应急机制的重要性。他说,各地都应当及早做预案,这预案不能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应落实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上。各地应当建立专项基金,在灾难到来前和受灾初期,尽可能对农作物进行保护。
话题四 防灾教育很有必要
在这次自然灾害到来时,一些地方没有抗灾的思想准备,有的还一度手足无措。
对此,陈树隆代表提出,应重视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自然灾难的教育,培养公民的自救和互助意识,增强自身抵御灾害的能力。例如,防冰冻灾害家庭应有除雪工具;私家车应准备防滑链等。同时,可以考虑建立和完善民间重特大灾害救助机构,作为政府服务资源的补充,配合政府部门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也认为,必须大力培养社会公众的防灾、抗灾意识,居安思危,不打无准备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