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3-04 作者:陈家兴 来源:人民日报 |
|
|
在万众瞩目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天(3月5日)将拉开大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集北京,开始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此前,一场盛大的视频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关键词正是“履职”——新任全国人大代表“履新”前,集中学习宪法及有关法律,以及与依法行使职权相关的各种基本知识。
新代表的“履职培训”,从一个侧面表明,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促进依法履职,正日益有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保障。而在过去的五年中,正是有了一系列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行使职权的制度和办法,有力地发挥了人大代表作用,有力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的关注和信任。
回望过去5年,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扩大,民主的形式更加丰富,民主的渠道日益拓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民代表大会正日益成为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
人们明显感到,中国的法治进程在加快,人们的法治理念在深化。在这一发展变化的背后,是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立法的加强和完善,一批重要的立法项目相继完成。从宪法修正案,到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物权法,再到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等,这些重要法律,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的重要成果。
人们明显感到,监督使社会发展进步加快。从酝酿到最终制定历时20载的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有力推动人大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人们明显感到,政治生活中,人大代表的声音日益响亮。五年中,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途径和形式不断丰富和扩大,代表议案在立法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大量的代表建议所提问题也已经解决或正在抓紧解决。这些议案建议的有效办理,是人大代表履职成效的最好说明。
敢于作为,也大有作为,这让人大在中国政治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让人们因此分外关注今年的两会——作为13亿人民的民意代表,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将“人民意愿”凝聚为“国家意志”。
人们期待,人大代表能更好“代言”。举凡民生之迫切,社会之关注,百姓之期待,就业、教育、医改、物价,机构改革、环境保护、反腐倡廉,都能纳入代表的视野。
人们期待,人大代表能更多“直言”,不回避,不避讳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们期待,人大代表能更好“建言”,多提关系民生的良策,多献改革发展的大计。
顺应人民期待,回应时代要求,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能不能代表?“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