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引吭高歌的三十年亦是中国金融体制化茧成蝶的三十年。从计划经济到双轨制运行再到市场经济,中国金融以渐进式变革分两个阶段先后完成了体系市场化和机构商业化的蜕变,日益活跃于国际经济舞台。中银国际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昨日(3月2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中国金融改革任重道远,将面临五大挑战。
积跬步:三十年解决两大问题
中国金融改革以三十年之功致力解决两大难题。其一,打造一个独立于财政体系的金融市场体系;其二,进行金融机构的商业化和企业化改造。曹远征认为,中国以渐进式的改革解决金融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问题,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体现了一个大国积跬步以致千里的气度和智慧。 金融体系改革是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重要命题。金融部门的改革要进行配合而不是单独寻求自己的改革目标。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主导经济、政府办金融的模式,一方面让中国经济呈现出金融主导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完全失去企业本色。曹远征说,如果把金融体制放在大的改革背景来考察,我们发现金融体制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是建立健全独立财政体系的市场金融体系,比如说资本市场的制度。第二个任务,就是有了金融机构后,应该进行商业化、企业化的改造,不再是政府的附属部门。
巧布局:微观宏观齐头并进
改革挑战重重,但中国没有选择两步并为一步走的休克式疗法。曹远征将1978年以来中国的金融改革分为两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清晰可见宏观政策和微观主体同步变革的双行轨迹。 1978-2004年,通过发展金融机构初步建立金融体系。1984年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成立,标志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功能不同的双层银行体系建立。与此同时,国家还鼓励发展股份制的全国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非银行金融机构方面,鼓励发展信托、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以股份制见长。宏观层面,在利率、汇率、税收等方面逐步放松、通过金融机构的数量增多及多样化发展形成金融体制。1993年分业管理作为原则明确写入国务院的有关文件,随后相继成立证监会、保监会;200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标志着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中国金融体制建立。 一个市场化的金融体系离不开商业化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企业,2004年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致力完成改革第二大任务的重要举措。”曹远征说。当时中国的银行业在技术上濒临破产,
2002年末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3.6%。市场化是化解危机的唯一出路。要还金融机构企业的市场面目就必须厘清财政与银行的关系,引入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机制;必须建立企业内在的运行机制,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在本世纪初启动了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剥离坏账、国家注资、建立符合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资产负债表、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化改造、建立董事会,并由董事会聘任管理层。 随市场化改革同步推进的是中国金融的国际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外国资本以国民待遇,允许其进入金融业。
行百里者半九十:直面五大挑战
30年间实现精彩一跃的中国金融改革走到了另一个“峰口”。曹远征说,中国金融业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五大挑战继续考验改革者的勇气和智慧。 如何改变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失调的格局? 综合经营格局下金融机构如何防控风险? 农村金融体制建设如何突破现有瓶颈?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将采取怎样的策略?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如何定位,进一步参与国际金融合作? 曹远征认为,短期看,结构性调整是主要解决方案;从长期看,制度性改革迫在眉睫,长期金融风险值得警惕。他将未来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政府,即中国人民银行。它的目标就是保卫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并在此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专业监管,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未来的协调机构。银、证、保三大监管机构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进行功能监管,主要任务是防范出现系统性风险。 最后,商业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确保股东利益最大化,建立以风险控制为中心的商业化运营体系。 “如果实现了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我们认为,中国金融体系就会进入国际轨道,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的轨道。”曹远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