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经济参考网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媒体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首页 >> 正文

围绕六大方面提出二十条举措 上海金融监管局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便利性
2025-03-27 记者 张纹 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按照金融监管总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会的工作要求,上海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深化融资畅通工程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2024年,上海金融监管局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取得突出成效,引领普惠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以畅通融资渠道为例,普惠贷款保持增量扩面提质增效,贷款余额1.3万亿,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2个百分点,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率先将中型企业纳入无缝续贷范围,引导银行机构应续尽续加大续贷占比,连续三年续贷投放额突破一万亿元;构建纾困融资长效机制,为暂时困难企业雪中送炭,全年投放纾困融资5153亿元,为200多万人提供稳就业服务。

此次印发的《通知》从加大信贷投入、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服务重点、推进对外开放、加大政策供给、强化监管引领六大方面提出20条举措,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旨在进一步促进融资畅通,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便利性。

一是加大信贷投入,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通知》强调,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树立“一视同仁”理念,及时调整和纠正不利于民营企业融资的制度和做法,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持续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促进普惠金融均衡发展。力争2025年上海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余额突破1.5万亿元。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便利度。《通知》要求,在沪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首贷户“千企万户”工程,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无缝续贷”,拓宽中型企业无还本续贷覆盖面,缩短融资链条;做实“纾困融资”长效工作机制;深化数字金融发展,提高融资效率。2025年力争全市首贷户新增2万户以上,无缝续贷累计投放超1万亿元,中小企业无还本续贷比去年增加投放1000亿元。

三是突出服务重点,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通知》指出,在沪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上海科技金融示范区建设和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2025年力争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达到300亿元,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1.5万亿元。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2025年力争供应链金融业务融资余额达6000亿元。加强绿色金融领域服务供给,构建“1+N+X”绿色金融组织体系,2025年力争全市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8万亿元。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做好“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工作。鼓励通过家族信托、个人及企业财富管理信托等方式,更好满足民营企业家财产规划、管理和传承需求。

四是推进对外开放,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通知》鼓励在沪各金融机构完善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服务贸易融资,探索提供多样化风险对冲产品。积极对接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借助平台在企业生产、交易、通关、退税等方面的信息优势,为更多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加大对出口转内销贸易的融资支持。

五是加大政策供给,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通知》强调,要合理提高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机制和小微信贷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基层人员的“敢贷”“愿贷”“善贷”内生动力。

六是强化监管引领,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通知》指出,上海金融监管局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不法中介治理,倡导“阳光信贷”,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通过“目标考核—机制评价—监管工具箱”,强化监管引领。同时,上海金融监管局将持续开展金融支持政策宣传和调研,梳理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宣导推介,提升政策实效。

据悉,下一步,上海金融监管局将引导在沪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合力落实“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政策举措,积极履行政治责任、金融责任和社会责任,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同兴共荣、共同发展,为提高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注入金融力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