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经济参考网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媒体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首页 >> 正文

风口之上 生物制造怎样驰骋新赛道
2024-09-11 记者 张辛欣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玉米可以“变身”服装;秸秆能够制作塑料替代制品;从生物基材料到生物能源,从医药原料到工业酶……当前,生物制造正在多领域加快渗透。

  赛迪研究院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生物制造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快速增长,培育形成一批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一批细分领域特色产业集聚区。

  生物制造产业蕴藏哪些新机遇?风口之上,怎样驰骋新赛道?记者就此进行调研。

  开拓广阔市场空间

  玉米也能做衣服?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秋季)上,玉米纤维面料一经展出,引发很多关注。通过玉米纤维提取等工序得到的玉米纤维面料,不仅具备可降解功能,也更加抑菌、亲肤。而这只是生物制造的应用场景之一。

  生物制造是一种新兴的生产技术,通过生物过程来合成或加工产品,与传统的化学或物理制造方法相比,具有绿色、低碳、可再生等特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代表。

  记者随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发现,当前,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创新踊跃,一项项新技术正成为新动能“孵化器”,孕育着产业发展新空间。

  在医药领域,通过生物制造可以合成复杂的生物活性分子,加快新药研发进程;在材料领域,生物制造不仅可以制成布料、生物塑料,还能制作医用植入材料;在能源领域,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可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生物制造不断在产业化和市场化方面展现活力。

  来自赛迪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先进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约1万亿元。“新技术正将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说,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生物制造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紧生物制造产业布局

  生物制造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我国明确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记者调研发现,多地研究出台生物制造相关产业规划和政策文件,加快产业布局。与此同时,创新中心、产业方阵等加速建立,推动产业链各方联动。

  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组建的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在深圳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刘陈立表示,将聚焦生物制造小试、中试放大阶段,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不久前,工信部、清华大学联合行业内8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生物制造产业方阵,促进生物制造领域供需对接、资金融通、技术革新、应用落地。

  “生物制造是典型的高技术制造业,离不开各方支持和业界合作。”陈国强说,各地加快布局建设,将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这一领域聚集,形成集群化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进步。

  补短板锻长板提升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生物制造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仍有较大的产业发展和市场提升空间。与此同时,生物制造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专家表示,要加快补短板、锻长板,加强产业链协同,提升整体竞争力。

  加快突破核心技术。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菌种被视为生物发酵产业的“芯片”,酶的应用是工业生物催化的核心,这些关键环节的自主研发能力都需进一步提升。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向华认为,要建立研发创新的引导机制,让研究更精准面向重大应用需求,特别是要重视基因编辑与检测、基因组合成等技术研究,筑牢产业基础。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生物制造创新周期较长,专家建议,建立健全从基础研发、成果转化到应用落地的支持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等共同搭建研发、转化、孵化平台,做好实验室研究与中试验证的衔接,提高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发展的效率。

  构建生态系统。陈国强认为,当前,行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要推动医药、材料等领域与生物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让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间各展所长,同时加快标准的制定和科学管理,推动产业进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