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食用油作为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日,新华健康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郑明明博士,就“吃什么油更健康”及“如何健康地吃油”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郑明明分享了其关于油脂氧化和抗氧化的研究成果。他介绍,通过模拟家庭环境,对大豆油、菜籽油等常见油脂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进行系统考察发现,未开封的食用油保质期可达18个月,但开封后由于氮气流失,油脂与空气直接接触,氧化速度加快,1-2个月内过氧化值即可能超标。
“但据调查,中国约有70%的家庭倾向于购买大包装食用油,这些油品的实际使用时间往往长达1个月至半年甚至更久。”郑明明进一步表示,油脂氧化不仅影响食品的口感和感官品质,还会破坏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并产生醛、酮、酸等低分子化合物,导致油脂出现哈味、苦涩等不良口感。“长期摄入氧化油脂还可能对肝、肾、心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由于饮食和烹饪习惯不同,国外家庭普遍采用小瓶包装,并在油脂中添加抗氧化剂以保证使用安全。”郑明明分享道,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油脂生产销售中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一方面,郑明明建议生产商及监管部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仅在包装上标注常规保质期,还应明确标注开封后的建议食用期限,如“请于开封后1-2个月内食用完毕”,以此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使用食用油,避免过期油带来的健康风险。
另一方面,维生素E、脂溶性维生素C及脂溶性茶多酚等抗氧化剂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油脂氧化,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并防止有害物质的生成,适量添加油脂抗氧化剂是延长开封后油脂保质期、保障油脂品质的有效手段。
而从家庭实操角度,郑明明也给出了保存食用油的建议:密封、低温、避光保存,不用旧瓶装新油,尽量选择小包装油。
食用油的安全使用不仅关乎每一个家庭的餐桌健康,也是食品行业需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监管的加强,食用油市场将更加规范,消费者的健康用油权益将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
主持人:李雅君
拍摄:关佳浩 刘鸿秀 金梓纯(实习)
整理/剪辑:许放生 金梓纯(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