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牵引作用。要按照全会的部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坚定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推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是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原则,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支撑。这一方向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了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推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必须遵循的规律。《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二是基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在宏观调控和预期引导方面的功能,用好用活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发挥好两个方面的优势。例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等,积极扩展各领域金融政策,盘活实体经济。此外,《决定》提出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政府引导推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三是要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不仅能够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还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 完善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
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放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开放不仅意味着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更是一种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选择。
完善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一是要全力推动制度型开放。一方面,要改革外贸管理体制,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外贸企业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推动贸易便利化,通过电子化、信息化手段,降低贸易成本,提升贸易效率。
二是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外商投资的行业限制,是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举措。优化外资管理机制,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能够提高外商投资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加强对外投资监管,确保对外投资的合规性和效益,有效防范风险。
三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促进不同区域的开放和合作。支持沿海地区进一步开放,发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桥头堡作用。加强内陆地区的开放力度,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提升内陆地区的开放度和吸引力。
四是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强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顶层设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资合作共赢。同时,重视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提升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发展新质生产力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创新格局和经济结构。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迫切需要培育和发展新型生产力。同时,为了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这又离不开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坚实支撑。
一是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当今时代,世界主要国家都把科学技术看作振兴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科技竞争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焦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生产方式、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催生出全新的生产力质态。对于把握未来发展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更是科技的竞争,谁能在教育中培养出更多人才吸引更多人才,拥有更多先进科技,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一方面,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组织的科研力量,在关键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的强力支持下,促进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和教育模式,构建一个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自2020年初,我国在部分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有效衔接了高校教育与基础教育,为我国选拔人才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通道。如今,该计划已经扩展到39所高校,首批入选“强基计划”的学生已于2023年底全部完成本研衔接转接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若干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学科教育工作意见》,系统部署并推进教育、人才、科技高质量发展,给予新质生产力强劲的推动力。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重新确认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并着重强调了低碳经济的全面深化改革,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绿色转型。
一是大力落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强调了环境质量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保护环境不仅是道德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
二是注重发展低碳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人类福祉的长远发展。低碳经济正是实现这一理念的关键措施。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现象,还能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社会带来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持续改善,进而推动社会向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因此,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实现绿色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加大民生领域改革力度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良性循环
保障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确保民生工作的成效是稳固民心和社会大局的基石,同时也是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一是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形成相对公平的分配局面。
二是保障就业这个民生之本。要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那些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或面临生活困境的个人提供稳定的生活支持,有效预防和减轻各类社会风险,从而提升民众的安全感及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四是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促进人口的高质量发展,完善以家庭支持为基础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的基础,也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增长潜力。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执行总编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