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苹果手机预装APP不可卸载案二审近日开庭,该案引发外界对预装软件无法卸载是否合法的关注。深圳市消委会还召集华为、联想、酷派、OPPO、三星、HTC等品牌手机生产商及三大运营商,并决定将手机预装软件不可卸载问题列入公益诉讼。
不少网民表示,一些预装APP不仅侵蚀了手机实际可用容量,还带来“偷跑”流量的困扰,更是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一些手机厂商在预装软件项目上收获颇丰,已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对于APP软件,应在容量、软件安装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对厂商的行为进行规范,最重要的是要给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
侵犯消费者选择权
网民“未儿嘎嘎”称,新买的手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APP,用都不用,而且时不时提醒更新,占内存,导致手机变慢,赶紧管管吧。
网民“之兰99”的博文称,预装软件数量多又难卸载,侵蚀了手机实际可用容量,还给消费者带来“偷跑”流量的困扰。
在网民“eorigergerw ”看来,花钱买来的手机,不能卸载预装的APP,有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嫌疑。
受利益驱动
网民“5170450844”称,手机APP预装推广能够让手机使用者首次使用的时候就自动激活已经预装的APP,一旦预装的量达到一旦的数量,其APP被推广的用户将不计其数,很多软件商通过这种方式大规模地推广APP。
网民“之兰99”的博文称,手机预装软件泛滥却难禁止,背后原因是利益驱动。即使是一些互联网巨头,预装APP到手机终端上,也需要向手机厂商支付费用。
网民“维丹Doreen”表示,近九成的智能手机被预装了第三方软件,其中定制机,合约机的情况最为严重。
网民“lusixing”称,在暴利驱使下,安卓手机的预装软件自然越来越多,而这些预装的APP应用软件在正常情况下是通过卖流量,来积累点击率,有了大量的点击率之后就可以通过刊登广告来获利。
无规矩不成方圆
网民“朱翊”称,对于大多手机厂商来说,暂时的预装APP方式虽然可获得一定程度的金钱收入,但是长此以往,手机厂商最终失去的则是整个市场和忠实用户。对于一些并不具备生态链,也不具备手机硬件品质考验的厂商而言,强制预装APP对手机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会远远大于其当前所得的暂时收益。
有网民建议,对于APP,什么样的能预装、什么样的不能预装,仍然缺乏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政府主管部门建立或完善智能手机的相关产品标准,在容量、软件安装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对厂商的行为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