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地方在召开“两会”,淡化甚至取消GDP(国内生产总值)考核成了热门议题。
其实,早在十年前,我国学术界就曾对GDP大加反思。GDP作为一个数量指标,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许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比如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的经济活动和非法经济活动,这类遗漏会使GDP低估真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二是GDP在反映福利水平变动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比如环境污染。有两则经济学笑话颇为有趣。其一是:经济统计数据就像比基尼,暴露出的那部分固然重要,但没暴露的那部分才更是要命的。其二是:把一只脚放进盛满冰水的桶里,另一只放进盛满开水的桶里,从统计学角度看,你应该感到很舒服。这两则学术幽默反映的就是前述两个缺陷。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纷纷由追求数量和速度为特征的福特主义增长方式,转变到以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为特征的后福特主义经济增长方式。进入21世纪后,对于经济增长的批评已不是在增长方式层面上,而上升为是否是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哲学”问题。中国人似乎在一夜之间清醒了自己的定位,开始否定GDP、否定经济增长。
该不该否定GDP?还是要知道GDP到底为何物。20世纪经济统计的一项重大发明,就是国民经济账户和GDP指标。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萧条,力求应对危机的美国总统和他的顾问们发现,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状况知之甚少。“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革命”,使得全面度量经济宏观变量成为迫切任务。为此,美国商业部委托西蒙·库兹涅茨教授开发一套国民经济账户。最早的国民收入账户由是应运而生,这也成为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的标志。到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为适应二战时期美国制定作战计划需要,宏观经济统计中引入了GNP(国民生产总值)年度估计,作为对国民收入统计的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经济账户逐渐成为各国经济统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该账户中最重要的总体经济活动衡量指标就是GDP。这一度量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的指标,也就成为政府决策和人们把握宏观经济状况的最主要依据。
GDP有局限,这是基本经济学常识。没有哪个经济学家会将GDP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反映社会福利是十分复杂的问题,GDP只是宏观经济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罪于GDP,的确是个天大的冤案。我们不必说是GDP盲目迷信者的责任,单是对GDP的理解上就存在着非常大的误区。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我们不能让GDP承载太重的负担,让GDP反映和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之所以出现了这样的误读,根本上还是对经济增长的理解有偏差,以及观念上“赶超”思想和体制中“数字出干部”的政绩观在作祟。
在很大程度上,抹黑GDP恰恰是给错误理解经济增长之人的一种开脱。由于盲目追求GDP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收入差距问题,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为GDP正名,使中国的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依靠科学技术、规范制度及思想意识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