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金融竞争的逐步升级,电商巨头在推出理财产品之后,纷纷开始涉足网上信贷领域。继京东“白条”之后,阿里于近日推出了“花呗”平台。与此同时,多家银行也推出网上信贷业务,迎战电商巨头的挑战,互联网金融新一轮竞争大幕开启。业内专家表示,商业银行和电商平台各有优势,双方的竞争将促进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
信贷领域成互联网金融新战场
互联网金融向信贷领域的渗透,早就暗中展开。除了鱼龙混杂的P2P公司之外,京东商城推出的“白条”、阿里巴巴推出的“花呗”,以及苏宁、国美推出的“三零模式”,尽管都没有明确说明,但是从其业务模式上看,无疑都行了消费信贷之实。而随着腾讯、阿里巴巴主导的民营银行相继浮出水面,这场争夺势必还要愈加激烈。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首席分析师邵子钦认为,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将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以提升渠道效率为主要内容,互联网企业在这一时期具有明显的优势,“完胜”传统的金融企业。
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尽管受到冲击的商业银行亦有所反应,“余额宝”的火热也助推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火爆,但是整体来看,商业银行对于以电商巨头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发动的互联网金融之战只能被动应付,更不用说推出直接与之抗衡的产品。
“但是到了第二阶段,双方的竞争将在金融服务深化领域展开,传统金融企业如果具备良好的执行力,仍然可以‘绝地反击’。”邵子钦说。事实上,无论是理财基金还是众筹,都没有触及商业银行最为核心的利益,其体量不至于让商业银行感到惊慌,只有电商等互联网企业开始侵蚀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商业银行才会真正感觉到危机。
商业银行迎战电商巨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金融的核心是信贷。当互联网金融开始向信贷领域渗透,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竞争才算真正开始。
立足自身的电子商务业务,国内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商城都已推出“类信贷”业务,基于客户的交易数据,电商企业能够有效分析出客户的信用等级、偿付能力,从而做出发放“消费额度”的决定。同样,腾讯等民营企业旗下的前海微众银行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须财产担保,只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
纯线上、无担保、大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信贷领域的“标配”,建一个网站就自称“互联网金融”的手段再不能畅通。随着互联网金融向信贷领域的渗透,商业银行的“自留地”遭受侵蚀,一些商业银行也在谋划“收复失地”,推出自己的纯线上信贷平台。
比如浦发银行推出的“网贷通”,就以“纯线上、无抵押、5分钟完成”作为宣传亮点;建设银行推出的“快贷”也是全程线上操作。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其他商业银行也将陆续推出类似的平台。面对来自商业银行的冲击,电商巨头又有几成胜算?
——风险控制。业内人士指出,做线上信贷业务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风险控制。浦发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汪素南认为,要真正做到纯线上贷款,少不了充分的数据准备和通过数据分析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合理评估。事实上,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和京东自身所积累的用户数据已经足够,而商业银行却还需要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使用它们的交易流水建立起风险评估系统。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信贷业务毕竟是传统商业银行的看家本领,商业银行在信贷运作、风险控制等方面“理应”更有优势。
——用户体验。在这一点上,商业银行已经“蛮拼的”,“纯线上、无担保、5分钟完成,未使用额度不计息”的产品设计,也表明了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一决高下的勇气。然而,在用户体验部分,几乎不会有人更看好商业银行,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表示,电商企业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先开拓者,它们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包装、运营上有更为丰富的经验,能够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这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在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资金实力。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自不必质疑,但是电商巨头的资金实力亦不容小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作为美股上市公司的阿里巴巴和京东集团都有着充足的账面资金,足够支撑其“烧”上一阵子;另一方面,以购买电商平台商品为主要模式的消费信贷,类似于较低额度的“信用卡”,对资金的要求远不比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
“搅局者”将改写金融生态
无论如何,商业银行的加入,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新的“搅局者”。专家表示,尽管从个人消费信贷来说,消费信贷和网上购物具有天然的黏合性,阿里巴巴和京东这类电商平台更有优势,但是如果从整个信贷业务来说,还是传统金融企业更为擅长,不能排除嫁接了“互联网思维”的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重新掌握主动权的可能。
然而,谈论“互联网思维”最多的,恰恰是传统行业。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互联网思维”是与生俱来的基因,而传统行业要想获得“互联网思维”,还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和探索。“相比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将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范剑勇认为。
此外,阿里巴巴的理想似乎并不止于此。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肉眼可见的理财、信托、信贷等业务只是互联网金融的冰山一角,云计算、大数据和信用体系等底层平台才是互联网金融真正的核心。阿里巴巴旗下众安保险总经理陈劲也表示,互联网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已经远远超出肉眼可以观察的范畴,互联网技术正在“重塑金融的生态”。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李海涛认为,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传统业态当中,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减少了很多并不产生财富的中间环节,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中介的“摩擦”,使得交易行为更为“光滑”。专家表示,互联网金融的争夺进入到传统信贷领域,商业银行的大举反击也在意料之中,但是鹿死谁手,仍难定论。
何况,游走在监管边缘的互联网金融体系正获得监管体系的认可。在已经批复的3家民营银行中,两家是由互联网企业主导。腾讯作为大股东的前海微众银行业已经开门揖客,而阿里巴巴主导的浙江网商银行也正呼之欲出。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城商行负责人表示,这些由互联网企业主导的民营银行,既有互联网公司“服务草根”的基因,又拥有了银行业务的牌照,这两者的结合势必要对传统的商业银行构成一定的冲击,甚至倒逼传统商业银行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