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筑就民营银行“台州模式”
郎咸平称之为申办民营银行最好样本
2014-07-16    作者:记者 王俊禄/台州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在浙江省台州市,这样一组数据令人瞩目:小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50%;小法人金融机构的小微贷款占全部小微贷款的50%;小微贷款中保证方式贷款占比超过50%;小微贷款授信户数占全部企业授信户数的99%。
  这组数据反映了小法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台州模式”。“一城三商行”的台州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独一无二。三家民营商业银行倾力服务小微企业,二者形成了持久稳固的鱼水关系。

  “放养”草根银行

    泰隆银行客户经理前往市场一线,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张勇 摄

  作为沿海先发地区,台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创下了不少“全国第一”。但其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个“第一”,是有三家民营银行,分别是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台州银行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三家民营银行均由城乡信用社改制而来,并在改制过程中采取了对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一视同仁的政策。
  台州市金融办副主任杨耿彪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近年来,当地政府坚持做“有限”政府,在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同时,不派驻董事长和行长、不摊派项目、不干预银行日常经营管理,形成了健康有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三家民营银行形成了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的经营特色。
  据介绍,在三家民营银行的股权结构中,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民营资本占比100%;台州银行民营资本占比75.14%、战略投资者占比19.86%、政府占比5%;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民营资本占比84.26%、战略投资者占比7.51%、政府占比8.23%。
  这其中,台州银行是全国首家非政府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州民营经济迎来发展热潮。1988年6月6日,台州银行的前身“浙江黄岩路桥银座金融服务社”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伊始,只有6位员工,10万元资本金,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发展而是如何生存。但借得改革开放和金融改革的东风,这家银行以准确的市场定位、灵活的经营机制、严密的内部控制、优质的金融服务迅速为自己争得了“江湖地位”。
  起步时仅7个人、2间小店面、100万元注册资本,成立于1993年的“泰隆”同样发展迅猛,如今已是一家拥有6000多名员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拥有106家分支机构,服务范围涵盖浙江、上海、苏州等长三角城市。
  政府干预少、创新意识强、深耕细作、机制灵活,是业界对这几家民营银行的共同评价。
  “政府终于决定大力推动银行民营化,但大家对新开的民营银行不要过分乐观,那种认为不管开啥银行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经济学家郎咸平说,中国需要民营银行,但不需要那种以赚钱为终极目的的银行。台州的泰隆银行可能是一个范本,他们完全打破了四大国有行的经营模式,完全是亲力亲为的做生意,那可不是银行家高高在上。他认为,以泰隆银行、台州银行以及民泰银行三家银行所构成的“台州模式”,才是申办民营银行最好的样本。
  “在台州,三家民营银行产生了‘鲶鱼效应’,激活了台州的小微金融生态。”台州市委书记吴蔚荣说,向上引发了一些大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向下则带动了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业务手段的形成,还把经营模式移植到上海、重庆、北京、江西等地。这个过程中,政府因势利导,支持他们稳健走出去,让“台州效应”最大化。

  贴近小微企业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成立之初至今,台州这几家民营银行的定位就是坚持与小微企业共成长,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多年以来,银行和企业已经形成了十分稳固的鱼水关系,企业发展了,银行也壮大了。
  杨耿彪说,在经营理念上,三家银行坚持零售化经营和社区化服务,客户经理进驻农村、市场、楼宇和社区开展贴身服务,变“坐商”为“行商”。其小微金融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信贷模式。
  从整个银行业来看,城市金融服务渐趋饱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台州银行董事长陈小军认为,“新蓝海”是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和农村普惠金融、城市社区金融。对台州银行来说,这些“小生意”是他们当前和未来最大的市场。
  “银行业也有分工,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陈小军说,好比五星级宾馆跟大排档相比有环境、卫生等优势,但也可能上菜等得久、服务员跑得慢、买卖效率低等,所以二者永远不能互相取代,各有各的“江湖”。大银行喜欢盯牢大客户,而我们银行眼光朝下,专门入厂区、走社区、进村居,将坐等客户上门变为挖掘客户需求,让小微企业客户全程享受一对一的优质服务。
  专注于小生意,即是创业、生存压力下的环境所迫,更是发展壮大的“秘籍”。泰隆银行在成立之初,没有和大银行竞争的资本,只能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董事长王钧说,泰隆的服务的对象就是被大银行忽略,很难享受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
  “别人贷款给穿皮鞋的,我们贷给穿草鞋的。”泰隆银行行长王官明说。3家银行成立之初就确立专注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专门“啃骨头缝里的肉”。据台州金融部门统计,3家民营银行户均贷款不超过60万元,90%以上是信用保证贷款,不良资产率不超过1%。他们发放贷款以互保、道义担保的保证担保贷款为主,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抵押品缺乏的难题。
  “走出去”的“台州模式”同样管用。泰隆在上海成立分行后,其经营模式在上海业界引起较大反响,并很快实现盈利。这有赖于其明确坚守小微市场定位,致力于将“泰隆模式”与上海小微企业现状有机结合,破解沪上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善做“小生意”

  “想做”小生意却未必“善做”。小微金融一度被认为成本高、风险大,不少银行算一算投入产出比,完全是个亏本买卖。
  与一般的银行不同,泰隆一线的客户经理占全行员工的比例超过50%,他们利用地缘、人缘、亲缘优势,遵循“到户调查”和“眼见为实”原则,通过面对面沟通和背靠背了解,多渠道、多方面获取个体客户的道德品质、经营能力及家庭财产等信息,全面考察企业客户的“三品三表”(人品、产品、押品;水表、电表、报表),目的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他们通过“三品”评判、“三表”验证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最终独创了一套评价体系。 
  王钧说,为缓解小微企业资产不足的“先天缺陷”,泰隆主动降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准入门槛,弱化资产要求,更加看重其信用状况及经营状况,看重人品、信用和还款意愿,看重第一还款来源,而弱化抵(质)押资产、担保等要求。同时,大幅减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费用。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让客户得到真正的实惠。
  在考察了台州几家民营银行后,郎咸平总结出“台州模式”中民营银行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贷款的对象。95%都是给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没有抵押,直接信用贷款。老客户三个小时发放贷款,新客户三天发放贷款。不同的客户实行不同的利率、不同的期限。
  第二板斧:客户经理和客户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客户经理不会坐在办公室看报表,而是走进面摊、小卖部,看看你今天卖了多少碗面,有多少流水,蹲在门口数卡车的数量这些代表企业经营业绩的情况,不容易!别人做得到吗?
  第三板斧:客户就是上帝,服务至上。银行一般下午5点关门,台州模式是7:30关门,因为它的客户都是小微企业,因为面摊、饭馆都是收现金的,忙得时候数现金做存款要到10点才关门。正因为做信用贷款,银行提倡企业在该银行开户,通过银行流水以便更好把握企业经营情况。

  同行非“冤家”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竞争中谋发展——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台州民营银行中的一个明显感受。“老公是泰隆的,老婆是台州银行的,可能一个费尽心思想出来的创新,一个枕头风就大白天下了。”泰隆银行一位高管笑着说,“几家银行的老总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不少创新就是在喝茶交谈中形成的。台州就这么大地盘,大家应当放眼外面更广阔的的天地。”
  比如在利率和风险评估方面,3家民营银行正是在互相促进中日趋完善,其业务模式也被大银行研究甚至借鉴。比如泰隆银行实施的“一户一价”、“一笔一价”、“一期一价”的利率定价模式,形成近百档个性化利率;台州银行尝试的给农民发放信用卡,通过跟村委会进行沟通,建立信用档案,给农民提供方便。一旦证明有效,这些业务很快为大家所模仿。
  除了三家民营银行为代表的小法人金融机构,许多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也加入到服务中小企业的行列中。农行台州分行就提出“大银行要做小生意”,工商银行在玉环县进行服务中小企业试点。台州正以此为契机,加快构建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在内的全方位小微金融组织体系。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汹汹来势,也给从事小微金融的民营银行带来竞争压力。陈小军说:“互联网金融需要银行业重视,但并不可怕,传统银行的优势依旧存在。”他认为,从对信息的把握和研判上看,银行的专业性不可替代。“例如网贷5万元以下一般需要两三天,5万元以上则要7天时间,为什么呢?因为不调查谁也不敢放款。但在台州银行,我们用20年的积累做到了5万元以内1天放款,5万至50万元3天放款或回复不能放贷的原因”。
  “不管互联网金融来与不来,我们都会老老实实把根扎在农村和城市社区。”陈小军说,现在我们招聘员工不去找大学生,而是找农民子弟,在他老家周边给他划定业务范围。员工的客户是附近熟识的乡里乡亲,今晚两夫妻闹离婚,第二天我们银行马上就能知道。对员工来说,他们的工作成本也极大节约,幸福感提升。我们依托熟人社会开展工作,很好地降低了自己的风险。
  王官明表示,在进村入户的基础上,泰隆也开始注重利用“大数据”,拓展网上服务和移动终端服务,扩大服务渠道,“重点是推进数据化、电子化、移动化,降低营销成本,实现批量获得客户,批量推进业务的发展。”
  而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王钧认为是压力更是机遇。银行间存贷款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经营特色不鲜明、产品创新能力不强、内部管理不完善的银行可能面临利差缩小的局面,未来盈利能力受到挑战,客户的流失也会加剧。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在未来应避免目前同质化的竞争态势,通过细分市场积极寻求差异化竞争,建立自身业务特色,做到精耕细作。银行应主动改变目前“规模制胜”的经营理念,转为深挖内部经营效益的精细化管理潜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网络民营银行应坚守网络思路与本质
· 于学军:申办民营银行不只是免费午餐
· 苏宁云商被指利用民营银行概念炒作股价
· 银监会民营银行试点方案成形
· 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确定:阿里腾讯参与
 
频道精选:
· 【思想】别让“天价公积金”加剧社会不公 2013-06-14
· 【读书】互联网金融重构金融业 2014-07-15
· 【财智】中报行情前瞻:医药汽车向好 2014-07-15
· 【深度】北京制造业转移陷入“蜗行牛步” 2014-07-15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