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奇人陈欣的中医情节
2014-07-04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从眼见亲朋好友去世,到毅然选择弃教从医;从苦研中医医学经典,到以身试药尝尽艰辛;从创立“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防治学说”,到为振兴中医鼓与呼;可以说,云南人陈欣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传承中医、推广中药的伟大事业。

    苦难现实激发从医志向

    云南宣威山区来宾镇,西南地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陈欣便在此出生。陈欣自幼聪慧懂事,上学时成绩优异思维活跃,闲暇时间也经常会萌发出各种奇思妙想,不过儿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走上传承中医、济世救人的人生道路。
    源于自幼跟着长辈去山里采药的经历,陈欣对一些基本的草药耳濡目染,渐渐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返乡后就研读了《伤寒论》、《金匮要略》、《脾胃论》等中医经典。
    陈欣记得,他十三岁时得了风湿病,每逢周六回家、返校要走六公里的路。由于疼痛的折磨,每次都要落后别人一小时到校,最后是三伯父用草药将他治好。对于风湿病而言,有的人可能终身不愈,有的人即使花重金也难处病根。几把草药就将陈欣顽疾治好的事实,使他从小就对中草药产生了兴趣,并萌生了学习中医的想法,这也为他日后走上从医道路埋下了伏笔。
    尽管有兴趣和志向,但不幸的是,在考大学时,陈欣没有如愿以偿地考入医学院。不过,陈欣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在业余时间攻读函大,苦研中医医学经典,经常为自家人和亲朋好友配制方剂,治疗疾病。
    由于对中医和中药有极大兴趣,陈欣在学校任教期间,不断收集民间的单方、偏方,拜当地的民间医生为师,虚心求教,就地实践,把民间的草药知识和中医的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可以说,哪个地方长有草药,哪个地方就可以看到陈欣的身影。
    对于陈欣而言,由于不是科班出身,没有文凭和学位,怎样从实践中学习中医理论、掌握中药特点是巨大的挑战。为扬长避短,在实践上,陈欣一方面广泛拜访名医,另一方面拼命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陈欣的踏实求学和认真钻研,让他前方的路越走越宽阔。

    为追梦遍尝艰辛

    作为一名执著的追梦人,陈欣在1983年做出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他毅然辞掉教师工作外出打工,尽管收入不高,但靠着微薄的收入,他仍然专心致志搞研究。为测试各类中药药效,他甚至不顾家人的反对,冒着生命危险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先后二十余次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三次被送医院抢救。
    不仅如此,在长达4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陈欣利用节假日,在云、贵、川、广西四地交界、生态环境未被破坏的山林中窥探、寻访各种草药,深入少数民族村寨,收集他们日常治病、保健的单方、偏方、秘方,向民间医生求教。因为以身试药,陈欣曾经26次中毒。
    显然,对于陈欣而言,作为一个民办教师,除了每天10个工分之外,领取的政府津贴仅为20元。这点收入对支持他进行临床治疗研究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于是,为筹集更多的经费进行研究,陈欣毅然辞去了教育工作,组织了一支建筑工程队伍,以从事建筑业为谋生和赚钱的手段。然而事与愿违,由于管理不善,陈欣非但没能存下一分钱,相反欠债十余万元。自此,他的人生跌入了谷底,只好在父亲和家人的支持下,一边还债,一边从事中医药研究。
    尽管志存高远,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仅药理实验就让陈欣尝尽苦头。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陈欣一家五口住在一间30平方米的平房里,狭窄拥挤。不过,艰苦的环境并没有难倒陈欣,他把厨房当作提取室,再在屋子一隅隔出一个两平方米的小角落,挡上个白纱布门帘,就是实验室。没有干燥箱,就用铁皮做个简单的保温箱;没有粉碎机,就用石磨来代替;饲养了5只小兔子、50只小白鼠,做动物实验用。
    陈欣意识到,只有在对前人理论与实践的对比研究中,找到被历代专家们忽视的切入点,再结合自己的临床验证,才有可能找到出路。
    从陈欣的境况来看,要想弄清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有效的可能性,似乎除了把自己当试验品以身试药外,别无二法。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陈欣毅然选择孤注一掷。
    由于在过去十几年的教书生涯中,实验品尝的都是单味草药的药性、药效,尽管曾出现过中毒的现象,但并没有太大风险。不过,对比来看,处方组合成系统性功效的实验就不同了。为此,陈欣在每次试验之前都要把解药准备好以备不测,才敢把药服下。
    显然,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试药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每当出现副作用时,陈欣都要等到难以承受之时才把解药服下。在试药的同时,陈欣还不忘嘱咐家人切莫担心。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尽管处处小心,错误还是难免会出现的。1999年夏天,陈欣记得那是第18次试验,由于处方中按常识是没有什么毒副作用的,事前也没有做任何准备就把药服下。不过,出乎意料的是,陈欣后来出现头晕、眼花、腹痛、头抬不起来等一系列症状。紧急关头,还好父亲在场,陈欣赶紧告诉他解药在角柜的某个地方,要他马上煎药给自己服用。无奈八十多岁的老人一则行动不便,二则眼看陈欣中毒的症状心神不宁,颤颤巍巍来回转就是找不到解药。不得已,陈欣只好低着头,捂着肚子,一手扶着墙,绕房半圈伸手找到解药交给老父,由于事先没有准备,解药用得迟了些,导致受伤害的程度较重。
    一边从事中医的临床研究,一边还不忘读书加强理论研究,陈欣熟读中国传统经典理论,并对我国第一个用中西药为病人治病的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的著作《中医参西录》做了详细的阅读、批注,同时他还研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西医的《内科学》和巴甫洛夫的一些著作。广泛的阅读既为陈欣掌握深厚的医学理论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他日后有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积累了深厚的功底。

    创立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防治学说

    以身试药,九死一生,艰辛付出,遍尝艰辛,陈欣用自己的智慧和义无反顾的精神最终创立了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防治学说。所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是指维持生命存在的制化系统因内部的病因合并外部原因的反复伤害,导致机体内部代谢物质与病毒混合在体内滞留不出,影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气血流通,受伤害处得不到气血供养,一方面使机能逐步退化,另一方面在内原毒邪的反作用下加速体内环境恶化,使受伤的组织细胞一步步由正常细胞向中间细胞——变异细胞——恶性细胞转化,且随着内部气血阴阳偏阻,内环境恶化的不断加速,导致整体防御系统的功能又进一步减退。如此恶性循环、周而复始的过程即是导致人体脏腑功能衰竭死亡的过程。
    陈欣认为,环境污染(包括化学、物理、生物源物质)、六淫污染(随四季更替而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和药物污染(不适当的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不适当的使用激素等药物)以及各种不良生活习性、情志等因素都是产生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
    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防治法就是针对这种病理过程的特点,相应的采取从人体整体制化调控系统功能的动态失衡状态入手,在中草药的调控作用下,逐步向平衡转化,促使机体功能日渐加强,促使留滞于机体内的病毒逐步被清除体外。
    陈欣认为,有效地、快速地遏制体内生机的衰竭的惟一办法只能是从“整体观”出发,调整五行阴阳的动态平衡,加强机体防御功能的动态平衡力量,方可清除机体内滞留的代谢物及累积性蛰伏的病毒,奠定培养生机。

    为中医中药呐喊助威

    通过多年研究以及数千病例临床经验的积累,陈欣欣喜地看到中草药治病救人的神奇功效。此外,由于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不断出现,国际科学界开始把目光转向更养生的传统医药领域。
    不过,困扰陈欣的是,由于中药性状与治病原理与西药不同,中药在推广过程中面临诸多难题。由于中药主要是动植物和矿物,不可能把里面的成分完全弄清。中药不看某种单体成分,而是作为整体使用。而衡量西药的标准就是某种单体化合物有什么功能,能消灭哪些病菌、病毒。现在我国是用衡量西药的这套标准来衡量中药。同样的,如果用衡量中医的“四性五味”、“升降沉浮”等标准来衡量西药,“没有一种西药能达标”,因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药物,因此一定要分开。
    有专家认为,中医要走得更深更远,除了用疗效证明外,还要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中西合璧”就是很好解决方式,按此思路也可加快中成药的发展,更利于中医药的国际化。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程度,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以推动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适应现代人的需求。
    此外,也有国外医学专家认为,针对中医的国际化问题,应尽快促成中医药在国外的立法工作,明确中医药的各项标准和准则,使其具有合法地位。中国的中医科研单位还应加大与国际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中医药在更大范围的普及。
    中医药至今尚未得到现代医学的科学定论和世界范围的认可接受。原因是目前的医、药体系是按照西方的“科学标准”制订的,而西医从诊断、治疗、用药都有一套可以反复验证的标准,而中医药至今还停留在“望闻问切、验方偏方”的医疗经验基础上,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这也是中医药不仅在国内引起质疑也在一些西方国家遭遇障碍甚至被禁止的原因。
    对此,陈欣认为,从产业化、国际化层面讲,中医的科技产品源于临床,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逐步总结出来的。中药产品科学化的评价标准绝对不应当是药材中所含的物质的提取,而只能是处方中“阴阳平衡得其用”之功。只能以传统经典医籍为依据,以临床普遍性疗效为前提来认定。“六味地黄丸”千余年不衰即是明证。把方中六味药提纯后合成还能保持疗效么?每味药中所含成分不知几许,“神奇”的“还原论”真能使它们都还原么?按理“还原论”仅仅作为整体观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做无异于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基于以上判断,陈欣认为,中药的产业化、国际化必须使所研发的产品评价标准建立在能使机体“五行生克有度”及“阴阳制化平衡”的基础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中医中药地标网 2014-06-23
· 中医药前景诱人 基金或加码布局 2014-02-27
· 散落民间中医“绝活”再现临床 2014-02-14
· 中医药局:推动中医药发展列为国家战略 2014-01-17
· 我国将研究制定鼓励提供和利用中医药政策 2014-01-1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