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向专家招标化解高额外储
业内称中国已无法承受更多外储规模增长
2014-06-26   作者:记者 张莫/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资料图片
  逼近4万亿美元大关的外汇储备对于其经营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召开小范围的专家座谈会,征求业内专家对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向与会专家招标相关的研究课题,发挥“智库”作用,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改革。
  据记者了解,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与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均参加了此次小型座谈会。这不是外汇局第一次召集专家举行此类会议,上一次类似的会议要追溯至2011年。2011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正式突破3万亿美元。“现在外汇储备逼近4万亿美元,又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一位与会人士表示,上次专家会之后外汇局也招标了一些研究课题,有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后来也被采纳。
  6月12日,外汇局相关负责人就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进行在线访谈,6月13日,外汇局小范围召集专家进行座谈。多位参与座谈的专家对记者表示,除了听取专家们的建议,会上外汇局相关负责人也向大家介绍了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情况。“以上都表明,外汇局希望就外汇储备问题能和外界形成一个更好的互动,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其信息透明度。”上述与会人士表示。
  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甚至已经引发来自高层方面的重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非洲访问期间提到:“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们很大的负担,因为它要变成本国的基础货币,会影响通货膨胀。”从2009年4月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关口,到2011年3月突破3万亿美元,再到如今接近4万亿美元大关。五年内,中国外汇储备已翻了将近一番。数据显示,外汇储备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超过80%,央行的资产负债货币结构不匹配,带来较大的汇率风险和成本对冲压力。种种迹象表明,如何化解外储经营管理的压力将成为下一步政策的重点之一。
  按照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原则,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创新了一些管理方式。2013年初,外汇局披露,在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机构内,成立了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这一外汇储备的运用模式,是按商业条件提供美元贷款,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另据与会专家透露,在“用好存量”方面,外汇储备管理多元化程度比起几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针对如何改进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与商务研究所所长孙华妤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外汇储备在经营管理上不应设立更高的收益指标,但是可以进行债券、股权和实物类的分层投资,把握一些好的投资机会以取得更可观的收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则表示,外汇储备是一个战略储备,不仅要看其短期的账面盈亏,更应关注其和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外汇储备是面向未来的,应该在长远上有所布局和考虑。
  业内人士对于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模式基本认可,但同时认为中国已经无法承受更多的外储规模增长——如果外汇储备的规模达到了5万亿美元甚至6万亿美元,那么再牛的人也将无法充分照顾好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赵庆明表示,尽管今年以来,外汇占款增速出现下降,但是外汇占款每个月还是在正增长,2012年曾经出现过的单季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也没有再现过。“这种趋势可能还要持续下去,所以关键是卡住增量”。
  张茉楠则表示,控制好增量的要点在于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化解,达到“藏汇于民”,这就需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政策的配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大增是人民币未能国际化的结果。如果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有更多的话语权,我们也不必要储备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来抵御风险。”张茉楠说。
  孙华妤说,化解外储增量需要在制度建设上更大程度开放资本项目,鼓励更多的私人企业“走出去”。“适度控制资本流入,而更大程度的开放资本流出,民间资本真正走出去才是真正的藏汇于民。”她表示,产业资本直接投资的收益率要远高于外汇储备投资的综合收益率,因此,鼓励更多的私人企走出去,我国对外投资的收益率才能提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外储高增长可能面临拐点 2014-06-17
· 如何改良4万亿外储虚胖基因 2014-05-16
· 推动制度创新 化解外储缩水风险 2014-04-28
· 外储“提质增效”须创新顶层设计 2014-04-10
· 国际金融专家汪康懋教授为高额外储找出路 2009-02-0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