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坛]打造信用信息平台也须强化权利救济
2014-05-14   作者:舒锐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上报国务院,近期将发布。根据规划,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2017年,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社会诚信的缺失一方面激增了不必要的法律纠纷,这从各地法院每年暴增的案件数量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人们的交易成本,使得市场主体在作出决策之前,需要花大成本对对方资质、能力、信用度进行审查。尤其是在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减低市场准入门槛的背景下,社会要确保良性运行,市场要激发有序竞争,人们要实现舒适、安定的生活,就更加呼呼国家层面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通过整合现有征信平台,适当开创新信息系统,实现各主体信用的国家权威认证,让无信者真正立不起来,也让善良的人们远离时刻担忧被骗的惶惶不安。
  需要指出的是,将一些人列入不诚信的“黑名单”,这在本质上是对其权利的剥夺、限制,因此必须设立严格的法定程序,充分保障他们的知情权、抗辩权、申诉权、救济权、改正权。然而,就现有征信系统而言,我们做得并不到位。 
  以金融信用系统为例,征信服务中心在受理并公布不良记录信息时,只对商业银行的申请做形式审查,这导致可能出现误伤。有些人被不法分子盗用身份证办理了信用卡,本来是银行自己没有尽到审查义务,却最终将无辜者列入黑名单。
  而笔者工作过程中也接触过如此案例,客户在境外发现信用卡丢失,通过电话向银行作出止付挂失,挂失后仍然被盗刷。因存在纠纷,客户并未还清该款,银行却单方面将客户申请加入黑名单,直到客户前往其他银行办理信用卡才得知。
  可见,打造信用信息平台,也须强化权利救济。一方面,当事人有权知悉自己因何遭受不利的惩罚,并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提出异议和申辩。另一方面,不诚信信息不应伴随一生,每个人都有权获得改过自新的机会,经过一定时间内的良好表现,申请不良记录涤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议事坛]保护个人信用信息需要配套法律 2013-10-30
· 央行:信托贷款信息全面纳入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 2013-08-21
· 国家级信用信息平台酝酿建立 2013-05-15
· 央行副行长杜金富:个人不良信用信息5年后删除 2011-09-03
· 证监会推进信用信息共享 2011-09-2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