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石化大乙烯实现火炬气回收利用
|
年节约燃料费4000多万元
|
|
2014-04-28 作者:吕明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4月23日,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百万吨乙烯装置现场,整洁的厂区、高低错落的银色塔罐,构成一幅美丽图画。蓝天下,155米高的火炬静静矗立。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大乙烯开工仅半年就做到熄灭火炬并实现火炬气回收利用,在国内同行业中并不多见。 火炬是石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安全生产,防止突发意外事故必须设置的重要设施。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大乙烯原始开工阶段也曾出现火炬放空现象,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且造成一定的光、热和噪声等环境影响。为此,抚顺石化通过强化科学管理,不断完善生产工艺,本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013年5月17日至6月12日停车检修期间,将“低负荷、低排放、低损失、低风险,开车一次成功”作为目标,从方案制订、过程控制和流程优化等方面入手,严格按照新装置开工标准要求进行施工。针对装置在异常和开停工时火炬气排放量大的情况,这个公司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增加回收系统管线,把物料及时储存到回收系统。2013年10月28日,大乙烯装置创造国内同行业首次实现无天然气、无超高压蒸汽条件下的低火炬开工纪录,并实现开车过程安全、环保、稳定、高效,受到业内专家一致好评。 而回收利用火炬气需要在理念、模式和制度设计上进行突破。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大乙烯火炬气中含有大量氮气,给回收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在原有气柜基础上增加膜分离系统,不仅要增加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实现熄灭火炬还得再等两年时间。为节约成本,这个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以“保增长、保效益”为目标,烯烃厂管理技术人员迎难而上,对原有火炬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和计算,制定出新的管理办法及操作方案,以此提高系统燃料气回收能力。 针对大乙烯火炬气中含有大量氮气,会对回收工作带来一定安全风险的实际,这个公司科学制定火炬气回收压缩机开启方案,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对原有设计与流程反复研究,从今年3月开始,对大乙烯火炬氮封系统60多个点位逐个排查,对所有管线体积重新计算,加班加点施工,采取压缩机24小时不间断回收大乙烯各装置排放的混合气体,保证了火炬气系统真正发挥应有作用。烯烃厂还对各生产装置分别加强火炬放空点监管,优化压力罐区球罐压控逻辑,降低球罐火炬放空频次,减少排放量。同时将不合格乙烯回收入罐进行回炼,避免传统操作的直接放空;将聚丙烯循环气回收到乙烯装置,减少丙烯浪费,每小时节约丙烯1.5吨。 精心操作换来装置平稳运行。截至目前,大乙烯装置6台炉满负荷运行,投料量负荷每小时达到260吨。装置每小时回收火炬气达到700标准立方米,累计回收火炬气50多万标准立方米,年可为企业节约燃料费用4000多万元。 火炬熄灭不仅没有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影响,而且保证了装置安全平稳进行。今年第一季度,抚顺石化加工原油213.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乙烯装置加工损失率比去年同期降低0.3%,能耗比去年同期每吨降低171标油,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1万多吨。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