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明缺乏监督 基层单位密集现“三公”违规案件
专家认为应推进基层单位“三公”公开
2014-04-24   作者:记者 郑燃/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资料图片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近来密集通报了一批基层单位“三公”经费违规案件,这一方面表明政府对“三公”经费的严控,另一方面也说明,基层单位在“三公”经费方面的治理还有待加强。业界人士建议,应积极推进基层单位的“三公”经费公开,加强有效监督。

  各地密集通报“三公”违规案件

  近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密集通报了一批基层单位公款吃喝、违规配备使用公车、公款旅游、办公用房超标等“三公”经费违规案件。
  4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通报称,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金海和党支部副书记徐玉强,违规套取集体资金,组织公款旅游,银川市金凤区纪委分别给予段金海、徐玉强党内警告处分。
  4月15日,湖南省纪委也对益阳市纪委、市监察局近期查处并通报的几起违规案件进行了公布。其中,2012年底,益阳市高新区朝阳街道办事处梓山资管委决定,由村干部温国祥、陈卫东带队,组织36名党员组长、村民代表集体去云南旅游,以虚假名义从村集体资金中违规套取部分旅游费用。高新区纪工委给予温国祥党内警告处分,给予陈卫东等3人诫勉谈话。
  同一天,广西梧州市纪委公开通报称,梧州市商务局去年两次组织人员考察周边城市特色商业市场建设时,超出考察范围进入当地收费旅游景点游览,门票费用由公款报销,市商务局局长和2名副局长分别受到行政警告和党内警告处分。
  在此之前,黑龙江省纪委也对几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其中,2012年投入使用的逊克县检察院办公用房和业务用房,存在工程造价超预算、办公用房超面积等问题,黑河市纪委给予逊克县检察院检察长袁红军党内警告处分;哈尔滨市呼兰区商务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常宝生等人,于2013年9月7日乘坐公车以考察为名到宾县香炉山公款游玩,期间共花费4186元,由宾县粮食局支付。哈尔滨市给予常宝生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建议呼兰区委免去其职务,对相关人员也给予了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违纪款由常宝生等9人共同承担;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逊克农场学校3年间共违规核销招待费36.4万元。逊克农场纪委、监察科给予逊克农场学校校长刘永存行政降级处分,给予党支部书记宋元贵党内警告处分。

  “三公”不透明缺乏监督是主因

  业界人士认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密集通报一批基层政府“三公”经费违规案件,一方面表明政府对“三公”经费的严控,另一方面也说明,基层单位在“三公”经费方面的治理还有待加强。基层单位之所以密集出现“三公”经费违规案件,其主要原因在于“三公”经费的使用不透明,缺乏有效监督,而一些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也对治理公务活动中奢侈浪费行为缺乏心理准备,有的不太“适应”侥幸行事,有的不够重视,“上热下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国际招投标与政府采购研究中心副主任屠新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现这种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缺乏监督。“在基层,尤其是乡镇一级,媒体关注较少,老百姓监督意识不强。而在政府内部,平级监督作用不到,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很难延伸。同时,地方越小,越是人情社会,监督难度就越大。”
  国家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吕汉阳对此表示认同,他说,这主要还是信息公开和透明度的问题。在中央和省市一级,互联网覆盖面广,信息公开程度高,而越到基层则越难公开,网络和信息化建设落后,没有公开的渠道让老百姓反映问题。目前在大城市智能手机很普遍,获取的信息能随时传到网上,接受全社会的检验,每个人都成为天然的监督员。而在基层,受技术环境限制,这些还不能实现。
  政府采购专家谷辽海律师也表示,基层单位属于监督薄弱环节,大家都关注得比较少。同时,像乡镇一级的基层单位预算也不够规范,而且信息透明度低,预算和财政支出都披露得比较少,造成了监管上的空白,因此成为问题多发地。
  中山大学财税系系主任林江教授则认为,行政单位有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越往基层部门走,财务纪律和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就越差,相应的财务账务也就越乱,所以“三公”经费的财务信息,整理起来就越麻烦。正因为如此,一些基层单位就千方百计把“三公”散在其他科目里,把水搞浑,好“浑水摸鱼”,把不合理的“三公”消费继续下去。

  应推进基层单位“三公”公开

  尽管“晒账本”风行一时,但公众很容易发现,在这个潮流之中少有诸如乡镇、学校等基层单位的身影。正是因为缺乏透明公开,一些基层单位出现了各种敷衍、规避、消解、抵制甚至违反严控“三公”经费的行为。
  针对此,业界人士表示,应积极推进基层单位的“三公”经费公开,加强有效监督。
  屠新泉建议,要做到有效监督,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建立老百姓能直接反映问题的渠道,比如各级纪委公开网络和电话举报途径,建立自上而下的统一的反映渠道。建立严格的预算制度并严格按预算执行。
  吕汉阳则从技术角度出发,认为目前正在建设的村村通网络工程,能够加快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信息公开程度,才能应对基层单位刹不住的“公款吃喝风”、“公款旅游风”。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表示,一般来说,透明公开是防止这类问题的“黄金”对策,尤其是在找不到其他更好办法的情况下,透明公开都可以作为防止腐败的“兜底”对策或“杀手锏”。
  而在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看来,推进基层单位“三公”经费全面公开的正面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财政公开步伐向纵深推进的一个标志,而且摸清家底对未来财税体制的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都有很大裨益,于基层政府来说也属利好。
  张捷说:“我们整个政府管理结构是一个‘金字塔’,中央这一级单位的开销相对较少,但下面的省市县开销非常巨大,而且是逐级放大。比如,对于接待费用,真正需要中央单位自己掏钱的情况很少,实际上中央需要省接待,省需要市接待,市又需要县乡接待,治理‘三公’经费其实更要盯住基层。”

    更迅速、更便捷阅读深度解析、分享新锐观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经济参考报微信公共账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细化到底 2014-04-19
· 浙江台州严查“三公”违规案件 2014-04-10
· 安徽“三公”经费公开再扩围 2014-04-10
· 管理“三公”经费就要一刀切 2014-04-08
· 财政部: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 2014-03-3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