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补贴节后降温
|
移动支付入口“烧钱”格局生变
|
|
2014-02-11 作者:记者 韦夏怡/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一路追加补贴的打车软件之争在春节后开始有了新变化,愈演愈烈的“烧钱”抢客竞赛正逐渐降温。10日,腾讯投资的“嘀嘀打车”宣布结束微信支付返现10元优惠活动。而其竞争对手快的打车目前表示返现奖励仍将继续。不过也有消息称,背靠阿里资金支撑的“快的打车”返现活动预计不久后也将告一段落。“烧钱”游戏结束后的商业模式及下一步扩展方案目前仍不明朗,移动支付入口之争也开始出现微妙变化。 据悉,10日起,嘀嘀打车的补贴政策由此前的10元补贴下调为“微信支付立减5元”。有市场人士认为,之所以下调补贴,或许是因为此前实施的现金补贴政策已显现出一定成效。事实上,补贴政策给两家打车软件都带来了快速的订单增长量。从腾讯方面发布的数据来看,自1月10日嘀嘀打车应用接入微信支付以来,截至2月7日近30天的时间里,通过微信支付打车的订单总量已突破500万,平均每天超过16万单,其全国日均订单70万,其中微信支付订单超过48万,接近订单总数的70%。 而记者从快的打车了解到,公司自1月22日提高补贴金额以来,短短约18天的时间里,全国日均订单量128万(在补贴政策出台前,日订单量约为60万左右),单日最高订单量162万,其中使用支付宝钱包付打车费的日订单数最高突破60万。“之前我们从零开始到累计订单数突破100万用了8个月,现在我们一天的订单量就已经超过了100万。”快的打车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位行业人士指出,打车软件被业界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以及O2O(线上到线下)领域的重要入口,也正是腾讯与阿里巴巴大打出手、“烧钱”血拼的最主要原因。但由于市场培养期较长,用户规模及忠诚度较难维持,致使打车软件商业模式不明晰,无法自身“造血”,只能靠外部输血维生,因此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无疑将被淘汰出局。 嘀嘀打车相关人士表示,打车软件厂商要抱着持久作战的心态,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路边打车习惯,使用户接受打车软件的新型叫车方式将是相当艰难的。也有一些司机是冲着现金补贴和加价功能才安装使用软件的,一旦补贴力度减小甚至取消时,市场热度可能会下降。 “补贴不是常态,不过我们跟很多司机调研,问他们如果补贴停了是否还会继续使用打车软件,他们表示会继续用,还是挺认可的。”上述快的人士表示。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