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发达市场王者归来 新兴经济体或两重天
2014-01-03   作者:记者 朱周良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美国和欧洲有望成为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回升的主要推动力。”在展望2014年的世界经济大局时,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集体给出了这样的判断。而这也是很多大行一致的看法。

    随着去杠杆化持续推进、企业投资增长、房地产市场回暖,加上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及有所减弱的财政风险,美国经济在2013年第三季度实现了4.1%的两年最快增速。基本面的好转,不仅促使美联储下定决心在上个月出人意料地宣布启动QE退出,也让IMF等机构纷纷宣布上调对美国经济的预测。

    相比针对发达市场的相对看好,机构对新兴经济体的前景似乎分歧较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兴市场2014年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

    美国经济复苏超预期

    IMF在2013年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称,美国经济2014年将增长2.6%,高于2013年1.6%的增幅

    高盛美国经济学家哈祖斯最近断言:发达市场复苏时刻已到来。
   
    “由于财政拖累显著消退,私营部门推动力依然积极,美国的经济增长可能加速至趋势水平以上。”哈祖斯尤其提到了美国。相比之下,他认为,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增长步伐可能更渐进。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官浦永灏也认为,未来一两年,发达经济体将引领全球经济增长。而在近期,美国的复苏前景在发达市场相比之下可能确定性更大一些。

    高盛、瑞银等机构对美国的乐观,可以从近期的一些数据找到佐证。

    上月中旬发布的官方最终数据显示,在经过两次修正后,美国第三季度的GDP增速达到4.1%,为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发布的初步增长数据仅为2.8%,而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只有2.5%。

    美国经济实际复苏的步伐,超出了多数业界人士的预期。彭博之前调查的结果显示,经济学家对三季度GDP增速的预测介于2.2%至3.6%之间,甚至都没有高于4%的。

    强于预期的复苏,也为美联储上个月在2013年最后一次会议上意外宣布启动QE退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IMF总裁拉加德最近表示,该机构将上调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我们认为2014年(美国经济)的确定性大大增强。”拉加德说。她表示,失业率下降、美联储的决定以及两党最近达成的两年预算协议,“都使2014年的经济前景强劲了许多,并促使我们上调预测”。

    IMF在2013年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称,美国经济2014年将增长2.6%,高于2013年1.6%的增幅。这也意味着,该机构最新预计美国经济2014年的增速将超过2.6%。

    企业投资增长大提速

    据初步估算,2014年美国非住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从去年的不到3%,回升至7.8%左右,接近2011和2012年的水平

    与经济数据的走高同步,各大民间机构也都在纷纷上调对美国的预测。

    渣打的最新报告预计,美国经济活动将在2014年逐步加快,经济增速将从2013年的1.7%提高到2.4%,且大部分增长将出现在下半年。野村给出的最新预测则是2.6%,2015年的预测更达到3%。

    高盛则称,基于劳动生产率和人口等因素综合考虑,该行预计,美国未来几年实际GDP的增速可能超过潜在增速,因为“经济中大量闲置产能应会帮助经济实现超趋势水平增长”。

    企业投资活动的潜在回暖,被一些机构认为是美国经济在2014年走好的重要因素。

    中金分析师称,相比2012年,2013年美国经济有明显回落,原因除了财政紧缩外,企业不愿扩大投资和招聘是重要原因。而展望今年,美国企业投资有望触底回升,从而带动经济复苏提速。

    中金认为,诸如耐用品订单等前瞻指标已经显示,美国企业投资将回升。据初步估算,2014年美国非住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从去年的不到3%,回升至7.8%左右,接近2011和2012年的水平,企业投资对GDP的贡献2014年将接近1个百分点,几乎是去年的3倍。

    掣肘财政因素将减弱

    前不久,美国两党达成了一份为期两年的预算协议,未来两年有望自动减支抵消630亿美元,减轻财政收紧对经济的不利冲击

    当然,美国经济2014年看好,一个更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财政方面的风险和掣肘减弱。

    “我们预计美国经济复苏在今年加速,最重要的一个驱动因素就是财政拖累的减弱。”野村国际的经济学家在最新报告中写道。

    前不久,美国两党达成了一份为期两年的预算协议,未来两年有望自动减支抵消630亿美元,减轻财政收紧对经济的不利冲击。

    IMF总裁拉加德在提到上调美国经济预期时,首要的理由也是因为华盛顿达成的预算协议降低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高盛经济学家阿莱克·菲利普斯称,基于美国两党达成的最终预算协议测算,财政问题对美国2014年经济增长的拖累,将较高盛之前的预期少0.1个百分点。

    “我们预期2013年美国财政政策环境的破坏性将会降低,财政状况面临的不利因素将会逐步消退,私人部门去杠杆化也会在今年逐步接近尾声。”渣打也这样认为。

    尽管财政问题的改善可能加速美国经济增长,但财政因素也依然是2014年美国经济可能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要实现强劲的增长仍有难度。

    渣打称,尽管中期内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是积极的,但民主党政府和共和党主掌的国会之间磕磕碰碰的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必要的财政政策紧张,一直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具体时间窗口上,2014年2月7日,美国将迎来债务上限上调的下一个最后期限。不过,由于美国财政部可以动用多种紧急特别措施,最后期限可以延后几周。

    拉加德已警告说,面对大好经济形势,美国国会应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不要让可能在2014年2月再次到来的有关美国是否会履行偿债义务的又一次辩论,威胁到经济复苏。

    “我们并不认为,增长的提速会足够强劲到让美国经济回到充分就业。”野村经济学家指出。鉴于此,包括该行在内的不少机构都预计,美联储首次加息可能要等到2016年。

    对新兴市场看法不一

    一部分人认为,美联储启动QE退出后,短期内可能带给新兴市场进一步的调整;一部分人认为,随着全球复苏向发达经济体扩散,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将好于去年,这对新兴经济体而言是利好

    相比对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较为一致的看好预期,外界对新兴经济体2014年的前景似乎存在一些分歧。

    对新兴经济体构成潜在威胁的一大因素,来自于美联储的QE退出。

    以彭文生为首的中金分析团队认为,美联储启动QE退出后,短期内可能带给新兴市场进一步的调整。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资金流向新兴市场格局逆转的力度将加大,新兴市场内部结构矛盾和外部收支逆差等风险将显现。

    “印尼等国家将受到巨大冲击,而已经开始金融改革的印度抗风险能力有所上升。”彭文生写道。

    中金提醒投资人,除了短期冲击外,更加需要关注的是QE减量的累积效应。“由于QE减量代表美国货币政策方向变化,过去几年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下累积形成的新问题或者掩盖的旧问题可能逐渐暴露出来。投资者需要关注美国货币政策方向变化带来的中长期风险。”

    瑞银浦永灏则认为,现阶段新兴经济体可能陷入了一个困难时期,面临着增长乏力、资产价格泡沫、劳工成本上升、通胀等诸多新问题。

    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依然保持乐观。

    “金砖国家”概念创始人奥尼尔在为上证报撰文时称,当前一些新兴经济体的确存在自身的问题,但如果仔细审视这些经济体自2011年来的发展,就会发现出现严重倒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渣打则认为,随着全球复苏向发达经济体扩散,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将好于2013年,这对新兴经济体而言是利好。“我们预计新兴经济体的表现将继续好于G7经济体”。

    包括大摩、瑞银在内的一些机构认为,新兴经济体接下来的表现可能出现分化,一些依赖外资较多的经济体可能出现波动,而与西方经济周期联系更紧密或是中国等大力推动改革的新兴经济体,则可能表现更为强劲。

    【热点新闻】
    稀土大集团方案获国务院批复 六大集团呼之欲出
    机构预计12月CPI涨幅降至2.5% 2014压力减弱
    政策利好 房企高调进军养老地产
    财政补贴成“乱贴” 各方分食“唐僧肉”
    经济参考报社诉证券之星侵权案一审胜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回望2013]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 改革待续 2013-12-27
· 全球流动性泛滥 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受重压 2013-12-26
· 美吸引外资逊于新兴经济体 2013-12-10
· 全球增长陷“低速挡” 新兴经济体成焦点 2013-10-10
· 量化宽松退出的新兴经济体之殇 2013-08-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