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抢滩人民币离岸市场
英金融机构争抢800亿RQFII额度
2013-12-10   作者:记者 张莫/伦敦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到争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行列。比起香港或新加坡,伦敦在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不过,《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在伦敦采访时发现,随着中英在经贸领域合作的深化,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提速,各大金融机构也趁此机会抢滩各类人民币业务和产品。
  “两年前,伦敦几乎没有人民币业务,但是现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外的62%人民币支付都是在英国进行。”英国财政部金融服务战略处副主任威廉·布兰登表示。另据相关数据,在贸易融资方面,伦敦市场自2011年以来增长迅猛,特别是人民币信用证业务,2012年业务量同比增长了13倍。今年7月,汇丰集团最新一项面向全球企业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调查发现,海外企业对跨境业务人民币结算益处的认知已达到一定水平,其中,香港和英国的比例最高,分别达72%和57%。
  伦敦金融城于2012年4月正式推出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与此同时,汇丰银行在伦敦发行了第一支规模达4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进入2013年以来,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再次提速。6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英格兰银行签署了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为伦敦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而在10月举行的中英财经对话会上,中方则同意给予英方800亿元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额度。
  一种货币的国际化进程通常会经历从贸易货币向投资货币、再向储备货币转变的完整过程,人民币目前正处在从贸易货币向投资货币转变的过程中,这也给了伦敦更多“超车”其他离岸中心的机会。
  汇丰集团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部欧洲人民币业务发展主管霍蓉蓉表示,如果看过去两三年的香港、新加坡,可发现亚太地区天然就有许多人民币流动性,这和贸易流相关,所以他们在离岸中心建设上处在了领先位置。但伦敦也有自己的优势,伦敦在资本流动上更加双向便利,未来人民币向投资货币转变的过程中,伦敦的发展将会更加显著。
  无论在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吞吐量方面,还是外汇产品的交易量方面,伦敦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威廉·布兰登也表示,虽然香港是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但是伦敦也有自己的优势。由于所处时区的原因,其能够更好的连接亚洲市场、美国市场和其他更广泛的市场。因此,如果一个投资者想在国际金融市场投资,那么伦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中国工商银行日前在伦敦成功发行了2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投资者认购热情高涨,认购倍数超过了4倍。”他说。
  威廉·布兰登也透露,已经有多家英国的金融机构表现出了对RQFII的兴趣,正在积极申请RQFII额度。汇丰集团证券服务部联席主管锡安·伯克表示,相对于QFII来说,RQFII是一个比较新的项目,颁发执照的数量将有限,投资的资产规模也不大。但是很多投资机构已经对RQFII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透露,目前,其正在帮助一些客户走申请RQFII额度的流程。“比起QFII而言,RQFII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比如对于一个QFII投资计划,至少其投资金额的50%要投资于中国A股市场,但是RQFII投资计划就没有这样的限制。一些英国的保险公司和养老金公司可能更愿意将资产配置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上,RQFII就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伯克表示。
  在伦敦快速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过程中,更多金融机构也试图从伦敦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中需找到业务机会。
  汇丰集团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部资本融资业务环球主管利子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汇丰目前在点心债市场的份额维持在25%至30%的水平,过去五年内势头几乎不变。他表示,欧洲投资者有很强的点心债投资需求,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发行点心债,汇丰等银行将能充分把握点心债的承销业务机会。
  据伦敦证券交易所证券一级市场主管沃姆斯雷介绍,伦交所在顺应人民币国际化的潮流,目前已有10余只点心债产品在该交易所上市,均以人民币计价。伦交所还争取到2014年将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之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朱光耀:中方对巴黎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持开放态度 2013-11-28
· 香港须巩固人民币离岸中心先行者优势 2013-11-18
· 警惕人民币离岸市场遭遇窗口式危机 2013-07-24
· 人民币离岸业务成了伦敦新王牌 2013-07-04
· 陈家强:对人民币离岸中心有信心 2013-03-2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