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洱海,他惊叹不已:一个人间天堂的湖泊。
再见洱海,他却大失所望:水下(森林)没有了。
56岁那年,他毅然承担起治理洱海的重任。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中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孔海南。
一片看起来有点儿像植物园的地方,就是孔海南在上海交大的实验场,一些改善洱海水质的环保技术就诞生在这里。
一个人造池塘模拟的是被污染的河道。一根管子将其中污水抽上去,通过生态处理之后,经由另一根管子重新输入池塘。池塘中间的水的透明度就大幅度提高。孔海南说,这种技术已经在洱海被大量采用,效果比较明显。承担“水专项”洱海项目7年以来,孔海南和他的团队致力于为洱海流域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洱海的?”记者问道。“1996年,我从日本环境省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拿到一笔资助费用,到中国调查主要湖泊的藻毒素的现状。我们到了洱海,那个时候的洱海是一个人间天堂的湖泊。这个原生态的湖泊,当时是5米透明度,那水是蓝色的。一般说湖泊有5米的透明度,有所谓的水下森林存在。”孔海南接着说,当时我们一共来了7个外国专家,大家都很惊叹,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在日本和中国的国土上看到有这么好的水下森林。
记者接着追问:“您是什么时候察觉到洱海的水质发生了变化?”孔海南告诉记者:“2004年七八月份我去了洱海,结果令我非常沮丧,水下(森林)没有了。湖泊的水质是表象,核心是它的生态发生没发生变化,而且水质变化和生态变化是滞后的,也就是说水生态发生变化之后的数年,水质才发生明显的变化。”
据了解,曾经风光旖旎的洱海水环境的恶化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洱海保护被纳入了水专项的研究范畴,“十一五”期间专门设置了“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孔海南带领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攻关团队,投入到洱海保卫战中。
据孔海南透露,洱海发生改变的原因和中国几大湖泊是一样的,是高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代价。
早在2008年以前,当洱海项目还没有立项的时候,孔海南就把自己的“根”扎在了大理。他走遍了洱海流域的每一道山脊、每一条旱道、每一个村庄……脚踏实地地走访、科学地论证让他发现,洱海的主要污染来自当地的大蒜种植和奶牛散养。
洱海流域绝大多数村落、农田、畜禽粪便及旅游服务场所产生的污染基本上都会进入河道,继而汇入洱海,导致洱海富营养化。由于污染源分布面积广,治理起来非常困难。孔海南认为,当务之急是控制洱海的几条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而位于洱海北部的罗时江就是“十一五”期间着力点之一。
罗时江是洱海北部上游一条入湖河流,年径流量为1亿立方米左右,占洱海入湖水量的13%,河两岸分布着众多村落和农田,农田径流、村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牲畜粪便等构成了罗时江的主要污染源,“十一五”水专项洱海项目开始之初水质维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劣五类水平,是洱海重要的外来污染源之一。
在孔海南的带领下,项目团队以罗时江流域为核心示范区进行了面源污染控制、入湖河流综合治理、湖滨与缓冲带建设以及湖湾综合整治等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并开展了工程示范。同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孔海南和他的团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农民进行生态种植和养殖。
孔海南和他的洱海项目组意识到,环境治理不能一直靠政府输血,因此专门设计了“洱海全流域清水方案与社会经济发展友好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如何在洱海环境治理的同时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
孔海南和他的团队正是这样用学者的远见和智慧呵护着洱海的水域环境。他们用10年积累、5年实践、3年攻坚,在洱海获得了丰硕的治理成果。曾被过度开发不堪重负的美丽洱海,正逐步重现昔日大理“母亲湖”的风采。
据大理白族自治州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洱海国控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报告,今年3月,洱海水质为地表水二类。水专项核心示范区罗时江的入湖河口实现了“清水入湖”的目标,特别是透明度指标终年保持在2.5米以上,沙坪湾湖区水体透明度连续3年实现终年两米以上。
(本栏稿件由新华社CNC环境电视节目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