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网大连9月10日报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就中国经济政策选择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与改善民生,坚定推进金融改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绿色发展与企业“走出去”等问题发表讲话。他强调,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克服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来实现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李克强谈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增加赤字放松货币对未来未必有利
☆突出释放改革最大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近期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
☆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有三个基本条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表示,我们选择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李克强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有一种选择就是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可能会起到短期效果,但是对未来未必有利。我们选择的是另外一种——就是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特别是突出释放改革最大的红利,激发市场的活力,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它们和稳增长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应该说目前已经见到成效。
李克强表示,因为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放缓的情况,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以来,下行压力较大。但是,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统筹起来。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8月份主要的经济指标包括先行指标,像PMI、PPI、工业增加值、用电量、货运量等等,都出现了回升向好的势头。
李克强说,我们当前用的是“站稳脚跟”的力量,我们的精力和思想、眼光更是朝着前方向着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未来要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第一,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远未完成,内需尚有巨大的潜力,将会持续地释放,并由东向西循序推进。所以,中国有着巨大的回施余地。
第二,中国在发展中的确还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改革依然是我们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潜力在一定意义上是由差距形成的,也可以说,差距就是潜力。我们通过释放改革红利会激发市场巨大的活力和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三,中国的经济结构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我们的重大课题,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通过优化结构,我们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从而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刺激消费,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与动力。
李克强说,我不否认,未来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与挑战,但是,我们有保持定力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更有13亿人民的勤劳。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克服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来实现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李克强谈最大民生是就业——
☆长期积极就业政策前提是稳增长
☆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发展职业教育培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表示,就业是每个政府都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
李克强谈到,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的劳动力总量都将在8亿以上。所以,对中国政府来说,首先面临的问题或压力还是要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中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不仅有总量压力,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通俗地说,就是有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有人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这种结构性矛盾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可能还会更加突出。
李克强表示,为了促进就业,中国政府首先将会长期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而积极就业政策的前提是要稳增长,我们稳增长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就业。
第二,要持续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因为服务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而且中国目前服务业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同类发展中国家。前一段时间我看有评论说,亚洲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平均已经超过了50%,而中国目前的服务业比重也就是40%多一点。
第三,要发展与就业政策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训,使很多目前还在中学学习的人未来都能够掌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就业技能。中国有大量农民,还有2亿多的农民工。我们会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民工和农民的培训,使他们在城市、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使他们的素质与岗位的需求相一致。
第四,要促进就业的社会公正。我们要推进就业中的机会平等。机会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一个基础,具有起点的意义。所以,我们既要推行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也要促进企业在用人制度方面的改革,公平公正地选择人才和员工,使更多的人乃至于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本事、自己的职业才能来获得应有的岗位、应有的报酬。其实,有了公平的就业机会,人们就更愿意接受培训乃至于接受继续教育,选择和市场相适应的专业就会更有动力,他们就会感觉到有希望。
第五,要营造一种社会氛围,使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或者说形成一种适应就业需要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称。其实在每个领域,即使是看似很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大学生、研究生,也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另外,获得理想的职业、走到高的岗位,往往也是从低层做起的。我并不想把“总理”和“农民”这两个岗位做贵贱之分。但是,我也可以告诉大家,在几十年前我就是农民。当年我当农民的经历,对我今天担任总理的职务受益匪浅。我也相信,这个会场建筑中心的管理者,如果他有“刷马桶”的经历,会把这个建筑群管理得更好。
李克强谈坚定推进金融改革——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多元化
☆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
☆认真考虑瑞士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建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说,中国经济改革当中必然要包含金融改革,我们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
李克强说,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一直是渐进式、探索式的前进,我们也因此使中国经济包括中国的金融能够稳健地、又是具有相当速度地向前发展。首先我们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我们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下限,这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中的一步,还会继续往前走。
其次,我们还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因为中国整体来讲间接融资比重较高,融资的渠道还不够丰富。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推进改革。前不久我们推出了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措施,这也会继续推进。
第三,我们还要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比如,我们正在推进村镇银行的试点。同时,我们也会继续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目前,我们已经发展了人民币的离岸业务,还会有更多的选择。当然,改革的进程要与中国经济的实力、金融体系成熟的程度和我们的监管能力相匹配。
李克强说,前不久我访问过瑞士,瑞士的金融界向我发出了一个比较动听的声音,就是希望在瑞士发展人民币的离岸业务,乃至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的中心。这个建议我们会认真考虑,当然这也要一步一步地进行。
李克强强调说,改革当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要防范金融风险。我们在不断推进监管体系的完善,使它更加科学、有效。而且,我们也在研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把防范风险的工作做到位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就会进一步加快。
李克强谈经济体制改革——
☆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关系
☆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
☆许多前置审批可以大量减少甚至取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表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
李克强说,30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得益于改革;未来中国要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还必须依靠改革。
他说,首先,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就是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可以做好的就让社会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这样才能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李克强说,本届政府成立以后,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取消和下放中央政府若干部门审批的事项,放给市场或放给地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已经在这半年之内取消和下放了200项,这实际上既是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也是触动利益的事情。因为我们很多政府部门手里没有审批权了,交给了市场,也就是减少了“寻租”的机会。我们还放宽了一些行业,包括服务行业对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准入,推进了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发展。这些都是触动利益的事情。但是,我们会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第二,我们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该放的权要放,该管的事还要管好,主要是应该让各类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有个平等竞争的机会、条件。那些侵犯知识产权、搞假冒伪劣的,实际上是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要毫不犹豫地予以打击。随着政府加大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我们的市场会更加开放。许多前置审批就可以大量减少,甚至取消。我希望也相信在座的各位企业家都是愿意公平竞争的。
最后,李克强表示,因为我们改革的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的成果,所以,不用我提醒,在座的都是大企业,都有着尽社会责任的意识,政府和这些愿意尽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共同帮助困难的人,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他们能够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李克强谈绿色发展——
☆中国不愿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从整治直接影响人健康的大气水土壤入手
☆京津冀地区要减少8000万吨煤的消耗
☆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服务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表示,中国政府要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
李克强说,中国30多年的改革发展,可以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所以,环境等许多问题在短时间内集中地在中国反映,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如果我们要总结一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确实可以用“先污染后治理”来形容。
李克强表示,中国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为我们过去的绿水青山是祖宗留下的,未来美丽的环境是子孙后代应当享受的,当代人要有责任感。同时,中国的基本国情除了人口多,还有就是环境承载能力脆弱。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去继续走高投入、高排放乃至于高污染的路子。
他说,实现现代化,是中国13亿人的共同意志、强烈愿望,不可逆转。但是,我们必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所以,中国政府要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同时,要铁腕出击来整治现有的污染,不再欠“新账”,并且要多还“老账”。我们要从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的大气、水、土壤入手,加大整治的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李克强说,在座的许多朋友,可能经历过今年年初中国北京发生的雾霾。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决定要打一场攻坚战。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在京津冀地区减少8000万吨煤的消耗,因为它是污染源之一。
他指出,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在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它既可以改善环境的质量,又可以为各国企业家在中国创新发展提供巨大的商机。
李克强表示,我相信,在座的诸多企业家所拥有的技术,很多都是节能环保的,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我们愿意和你们开展技术合作,也愿意购买在中国市场有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产品。当然,我也希望在座的企业、国外的企业在向中国中西部投资的时候,要注意保护那里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绿色、低碳。走一条新路需要有新的理念,要有新的生产方式,也要有新的生活方式。
李克强谈放宽企业“走出去”——
☆减少审批事项放宽审批额度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
☆需要经过对方必要的安全审查
☆“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策并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说,中国要进一步放宽企业“走出去”的条件。
李克强说,我们可以减少对有实力又有信誉的企业到海外投资的审批事项,或者是放宽审批额度。中国对企业“走出去”是有管理的,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不愿意有一些投资的炒作者把外资突然大规模地撤走。我相信中国不会有这种情况,因为中国是一个有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地方。同时,我们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这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参与并购甚至是收购。我们也欢迎外国的企业到中国来并购、收购。
李克强说,另一方面,我们要求中国的企业要熟悉对方的市场,要了解并遵守投资所在国的法律,而且也需要经过对方必要的安全审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因为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安全审查作为每一个国家的法律存在,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请相信,中国不会威胁任何一个国家,甚至任何一个小国的安全。我们希望被投资所在国认同,能够为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并购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便利条件。中国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为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创业条件。
李克强还说,中国政府历来是“双策并举”,叫做“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事实上也是如此。累计到去年底,中国向海外投资5000多亿美元,而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几倍于这个数字。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我们鼓励中国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走出去”,不仅对自身有利,对世界有利,对大家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