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松绑破题利率市场化改革
央行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2013-07-22   作者:记者 张莫 蔡颖 实习生 张蕾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专家称,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央行如何引导社会融资成本将是急迫课题

  利率市场化迈出关键性一步。央行日前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作为一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短期内象征意义更大,但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无疑将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企业融资渠道有望多元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竞争格局也将生变。而在稳妥的前提下,市场也期待“存款利率上限放开”等更多政策能够尽快出台。

  提速 利率市场化再迈实质性一步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国内多位专家称,“央行这项政策的信号意义十分明显,银行利率市场化又迈出实质性一步。央行之所以选择放开贷款利率而非存款,正是因为现阶段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合适时间窗,放开贷款利率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影响最为平稳。至于说未来对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下降,究竟有多大促进作用,还有待观察。”
  全球化合作论坛副秘书长、G20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整个金融改革加快的突破口,更是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放开市场配置资源、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的关键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整体改革的重大举措。
  纵观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业内普遍认为可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年至2011年,外币存贷款、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完成,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期间,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以及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等。
  第二阶段则是2012年6月、7月以来,存贷款利率首次展开双向浮动机制,存款利率上限可上浮至1.1倍,贷款利率下限则可下浮至0.7倍。由此之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提速。直到今年7月,央行决定全面放开除个人房贷外的贷款利率下限管制。

  影响 或利好“强势”企业信贷融资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分析称,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这样金融机构可以自主决定贷款的去向和贷款的利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方面的主动性增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得到贷款就变得容易,这是银行和企业的双向选择,品质好的企业、能力强的企业可以得到贷款,反之则不一定。因此,从长远看,可能只有部分“强势”的大企业会获得比过去更低的贷款利率。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目前,银行90%的贷款是执行基准利率上浮的利率标准,执行基准利率或者利率下浮的情况非常少,并且有严格的风险评估要求。就江浙地区的小企业而言,一般银行贷款利率基本由银行决定,小企业议价能力相当弱。
  “现在虽然利率下限放开了,但并不代表银行的信贷额度不紧张,我觉得短时间企业融资成本骤降的现象不太可能出现。”温州地区一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士对记者透露,“温州的小企业从银行取得的贷款成本通常是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到30%,还要根据信用资质情况。如果没有充分的抵押物,那么贷款成本还是相对较高。不过未来,这些小企业可尝试抱团融资,增强谈判能力,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政策,降低贷款成本。”
  另外,由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0.7倍的下限并未放开,因此,在短期内,政策对刺激整个市场融资成本下降的效果也相对有限。

  冲击 “蚕食”传统借贷业务利润空间

  对于靠吃“利差饭”的中国的商业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进一步“蚕食”其传统借贷业务的利润空间。此前,伴随2012年内的两次降息以及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国有银行及多数大型股份制银行2012年的净息差普遍受到压缩。从上市商业银行2012年上半年与下半年净利息收益率比较来看,除重庆农商行基本持平,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宁波银行有小幅提升外,其余各银行均有所下降。
  不过,多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短期来看,此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对银行体系影响仍较为轻微。“因为即使在原有的下浮30%的贷款浮动区间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也基本在10%以内,且下浮比例也仅为1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分析称。
  “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更多是中长期的,也更多是结构性的。”巴曙松指出。实际上,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更多的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从此驶入快车道,而这将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深远影响。
  德勤此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利率市场化将通过市场化竞争来确定资金成本和金融产品价格,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收益降低,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因此,金融机构需要采取新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方式,开发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和投资银行类中间业务,通过多元化的业务模式获取新的盈利点,向大型化、全球化、集团化发展。
  巴曙松则指出,在中长期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目前的同质化商业模式转向差异化定位,大型银行需要更多关注综合发挥多种金融工具为大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而中小银行则需要转向更为清晰的、有相对定价能力的小微企业。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还会促进银行业的洗牌,银行体系的并购重组有望活跃,经营稳健、管理能力强的商业银行有望脱颖而出。

  关键 更多改革措施亟待跟进

  不过,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并未涉及“存款利率上限放开”这一关键点。“它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容易的部分已经完成,改革正式进入深水区。”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
  央行表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事实证明,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概率比较高。德勤报告指出,激进式改革可在短期内迅速解除一切由管制带来的扭曲,但极易导致经济剧烈波动。从国际经验来看,激进式的利率改革基本失败,如北欧、南美地区的几个国家。阿根廷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两年内放开所有的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这样激进式的改革对当时的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利率大幅上升和波动,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热情高涨,资产质量下降。大批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倒闭,最终导致债务和金融危机。
  巴曙松指出,此次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谨慎态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影响更为广泛,同时还需要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制度等的配套,目前这些制度还有待完善和推出。即便如此,存款利率市场化还是有推进空间,例如大幅减少央行直接确定的存款利率种类、发开大额存单利率等。
  “本次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无疑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为确保这一步最终能够稳健,还必须推出其他配套措施。”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他说,必须培育新的政策基准利率。虽然在一段时期内,贷款基准利率仍将存在。但从趋势来看,其对实际利率能够影响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弱。由此提出的一个急迫问题就是,央行未来该如何引导社会融资成本?这意味着,未来央行亟须建立一个新的政策基准利率。从成熟市场经济的经验来看,这个政策利率一般由货币市场利率来承担。根据我国的情况,选择隔夜或七天利率、三个月的Shibor(中长端)都具有可能性,但这需要央行尽快公开明确,并立即着手增强隔夜或七天利率的平稳性,强化Shibor 3M的可信度。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七折利率下限 2013-07-20
· 怎样看待放开贷款利率管制 2013-07-20
· 贷款利率限制今起全面放开 专家称经济改革在提速 2013-07-20
· 存款利率市场化将稳妥推进 2013-07-20
· 利率市场化方案初步形成 贷款利率下限有望完全放开 2013-07-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