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赚钱上市公司7家为银行 白酒依然最“暴利”
2013-05-21   作者:刘永刚 朱梓烨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到:
【字号

  好公司,坏公司

  最赚钱上市公司100强

  A股上市公司连续3年超过两位数的整体业绩增速,在2012年戛然而止。
  港澳资讯统计数据显示,A股2469家上市公司,2012年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万亿元,同比增长不足1%(0.85%),基本属于“零增长”。2008—2011年,上市公司各年度净利润之和,分别为0.96万亿元、1.23万亿元、1.71万亿元、1.94万亿元。
  这就是2012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所披露数据告诉股民的现实。
  数据反映了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金融与实体冰火两重天的境遇,以及宏观经济正在或者将要面临的难题。
  越是不景气的时候,对于投资者来说,找到盈利能力好的“好公司”,分辨盈利能力差的“坏公司”,是他们从年报数据中最想获知的信息。
  继去年推出2011年版的“A股最赚钱公司100强”、“五大行业最赚钱上市公司”“A股最会赚钱公司50强”、“A股十大亏损公司”之后,今年,《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联合港澳资讯,继续在A股市场中寻找那些有价值、有特点、有概念的“好公司”,也为投资者找出那些风险较大、盈利能力较弱的“坏公司”,推出这些榜单的2012年版。
  分析今年的榜单,在总体“零增长”的情况下,“好公司”背后,多有隐忧,银行依然称霸,白酒仍然“暴利”,地产回暖,但可能即将迎来拐点;而“坏公司”继续“扩容”更令人担忧,钢铁、有色金属、航运、设备制造等行业仍是亏钱大户。
  每家上市公司都有各自的悲喜。但纵观2012年年报大数据却能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一幅中国经济晴雨表。

  好公司背后的隐忧

  银行、白酒、地产,真的无可挑剔、一片光明吗?

  标准:赚钱多(净利润高);赚钱能力强(销售净利率高、销售毛利率高)

  在《中国经济周刊》统计的2012年A股净利润排名前100家公司,即“2012年A股最赚钱公司100强”中,有我们熟悉的拥有垄断资源的企业,如银行和石油,也有一些不具备垄断资源的“小个头”公司,他们凭借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一举挤进最赚钱公司排行榜。
  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一是赚钱最多的公司,筛选的核心指标是净利润和毛利率,这是两个相对静态的指标,但还是能够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二是销售净利率排名,这个指标可以直观地让你知道,谁的赚钱能力比较强,谁最会赚钱。
  我们在筛选的过程中,排除了这样一些增长模式的公司:非经常性收益带来的虚浮增长,比如一年只获得一次财政补贴的公司虽然看起来盈利能力很强,但实在是不让人放心。还有那些基本面孱弱或者弱势扭亏、偶然性极强增长的公司。

  十大最赚钱上市公司:7家是银行,工商银行继续稳坐榜首

  16家上市银行全上榜,但整体增速下滑

  榜单显示,2012年A股最赚钱的十大公司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交通银行、中国神华、招商银行、民生银行,2012年净利润超过千亿的共有5家公司,和2011年相比持平。工商银行以2386.91亿元的盈利水平稳坐榜首,建设银行以1936.02亿元位居第二。
  2012年榜单的前十位排名和2011年的榜单相比,银行达到7家,比2011年多了一家,其余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神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冠亚军地位无人撼动;中国银行杀入前三;2011年的季军中国石油跌到第5位,列在农业银行之后;交通银行、中国神华在第7、8位上对调;招商银行依然名列第9;上汽集团跌出前十,位列第13位;2011年第12名的民生银行,升到第10;而2011年徘徊在前十名门口的中信银行,不仅没有实现跨越,反而被兴业银行、浦发银行赶超,降到第14位。
  这10家公司2012年累计净利润为11177.4亿元,比2011年增加912.7亿元,是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量的一半多,远高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而上市银行总体数据显示,随着宁波银行、南京银行首次进入“A股最赚钱公司100强”榜单,分列第60位、第62位,16家上市银行2012年全部上榜,13家上市银行排名都有所提升。
  既然如此,银行业的前景是一片大好吗?
  数据显示,16家上市银行2012年净赚10269.52亿元,相当于每天净赚约28.14亿元。虽然面临利率市场化改革、部分企业融资需求不强等诸多“绊脚石”,但上市银行仍然赚得盆满钵满。截至2012年底,16家A股上市银行的总资产为85.90万亿元,较2011年增加11.41万亿元,增长15.31%,增速回落1.39个百分点,这也是上市银行总资产的连续两年回落。
  除中信银行外,其他银行均实现10%以上的增速。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行2012年共计净赚7752.29亿元,相当于每天净赚21亿元,每分钟净赚147万元。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452.73亿元净利润继续领衔,北京银行以净利润117亿元领跑城商行。
  然而,在风光背后,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或许一去不复返。从增速上看,上市银行整体净利增速较2011年有所下滑,中信银行净利润规模几近零增长。农业银行在5家国有银行中以19%的增速领跑,与2011年28.5%的增幅相比,已是大幅缩水;其他4家大行增速更是下降明显。
  此外,逐渐积聚的不良贷款风险也让多数上市银行颇为头痛。据港澳资讯统计,上市银行2012年共计新增323.67亿元不良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达4020.97亿元。在16家上市银行中,有11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双升”;4家银行不良率下降但余额上升;仅农业银行1家实现“双降”。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增幅惊人,例如中信银行不良贷款增加37.14亿元,余额达122.55亿元;平安银行2012年新增35.75亿元不良贷款,余额达68.66亿元,增幅近乎翻倍。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指出,2012年上半年,我国出台了包括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刺激消费和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12年四季度GDP增速回升到7.9%。从国际环境来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超2012年。但根据国内外过往的经验,在经济复苏初期,尽管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已经进入回升通道,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根本改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有可能继续增加,往往得等经济复苏一段时间以后,银行业不良贷款增加的势头才会得到扭转。

  白酒依然最“暴利”

  4家白酒企业位次蹿升,茅台毛利率达92.27%

  2012年,最“暴利”的依然是白酒行业。
  虽然垄断行业的净利润占了“半壁江山”,但真正体现“暴利”与否的,是毛利率。毛利率是指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企业产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通俗地讲,毛利率越高的公司越能赚钱,一旦某个行业或企业的毛利率超过40%,即意味着相关行业和企业迈过了“暴利”门槛。
  《中国经济周刊》统计发现,银行业还不能算是最赚钱的行业,因为毛利率优于银行业的比比皆是。
  2012年,白酒业整体毛利率以超过60%的比例依然傲视群雄。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洋河股份再次现身,在“A股最赚钱公司100强”在2012年榜单中位次都有上升,分列第19、28、41、52位。
  即使在白酒业遭遇塑化剂、限三公消费等影响后,贵州茅台毛利率仍达到92.27%。
  数据显示,白酒上市公司2012年整体营业收入增长37%,净利润增长83%,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其中,五粮液、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的营业收入均超过百亿元,而酒鬼酒则成为业绩增速最快的公司,营收增速和净利增速分别达到72%、157%。
  不过,受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影响,白酒公司纷纷调低2013年的增速目标,五粮液、贵州茅台将2013年收入增长目标分别定为15%、20%。
  除去银行外,毛利率超过40%的公司还有长江电力、中信证券、招商地产、华侨城A、海通证券、盐城股份、宁波港、宁沪高速、海康威视、潞安环能、山东高速。

  标签:上市公司中国零增长入列毛利率

  五大行业有升有降

  钢铁、有色下滑,汽车平稳,医药小增,地产上升

  在2012年“A股最赚钱公司100强”中,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生物制药、机械制造、零售等领域中的佼佼者均入选。这当中,格力空调、海螺水泥、中联重科、新希望等相对“小盘股”的净利润和毛利率增幅迅猛。
  对比过去两年中国经济研究院关注的五大行业,可以看出一年以来的行业变化。
  2012年的钢铁行业,正在步入一个较长的调整期。国内钢铁产能明显过剩,钢铁企业经营陷入困顿,钢铁业的利润高增长时代已很难再现。与2011年相似,钢铁行业只有宝钢股份一家进入100强榜单,净利润从2011年的77.36亿元增长到104.33亿元,从第34位上升到第26位。而排在钢铁行业净利润前十位的其他上市公司就不那么幸运了,新兴铸管、鄂尔多斯、方大特钢、大冶特钢、酒钢宏兴的净利润都有所下滑,2011年上榜的武钢股份、本钢板材、宝钢股份、西宁特钢都跌出前十。
  2012年,金属需求下降也拖累了有色金属的利润,前十位的上市公司净利润都有所下滑,但总体格局没有太大变化。紫金矿业、江西铜业、山东黄金、中金黄金、包钢稀土仍包揽行业净利润前五位,前四位都入列100强榜单,只有包钢稀土的净利润从2011年56.09亿元大幅下滑到2012年的16.73亿元,跌出榜单。2011年位列十强的铜陵有色、中金岭南和西部矿业,被洛阳钼业、金马集团和中科三环取代。
  2012年的汽车业,既没有高歌猛进的增长,也不像2011年那样悲观,业绩基本保持平稳,各有升降。上汽集团净利润小幅下滑,但仍以绝对优势占据行业榜首;2011年位列行业第五的长城汽车,净利润增长63%,2012年跃居第二位;华域汽车小幅增长,仍列第三;潍柴动力净利润下滑近一半,从第二跌至第四。而2011年位列行业第四和第七的广汽集团、比亚迪,2012年跌出前十。由于广汽集团“不给力”,入列100强榜单的上市车企从2011年上榜5个缩减为4个。
  生物制药行业前三依然为上海医药、复兴医药、云南白药占据,依然唯一入列100强榜单的上海医药从第83位上升至第81位,且行业2012年前十位的净利润均比2011年有一定增长。
  统计显示,虽然地产行业在2012年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上涨15%,但整个行业2012年期末存货账面余额为1.56万亿元,是存货余额最高的一个行业。
  业内人士称,房地产业的存货有其特殊性,其存货除了住宅等开发产品之外,一些企业会将获取的开发用土地记入存货科目。而土地一般不会贬值,部分大型地产公司存货增加较多主要是其资产规模扩大,并不代表其地产销售出现问题,从存货周转率可以看出,201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去库存有所加快。
  在整个房地产行业回暖的大背景下,一些差异化的现象也开始显露。
  招商证券研究显示,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相比,仍然需要更长时间去周期。另外,不同上市房企由于销售重点倚重不同类型的商品房,其存货情况出现差异化。
  在“招保万金”四大上市房企中,除了坚持走中高端项目路径的招商地产以外,其余3家2012年存货期末余额占总资产比重均较2011年末有所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招商地产在2012年度由于两个房地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计提了2.78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使其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从2012年初的2.96亿元上涨到5.75亿元。
  体现在2012年榜单上的结果是,“招保万金”2012年齐整整地出现在地产行业净利润前四强的位置上,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招商地产分别入列100强榜单的第18、30、57、58位。入列100强榜单的上市地产企业从2011年的6家,增加到2012年的8家。其中,2011年连行业十强都没进的金地集团,2012年直接杀入行业第三。而2011年位列100强榜单第99位、行业第六的首开股份,2012年净利润下滑,跌出100强,位列行业第十。2011年位列行业前十的华侨城A、金融街、新湖中宝、荣盛发展、华夏幸福,2012年均保住了地位,净利润都有所增加。而2011年位列行业第九的北京城建,2012年跌出十强。
  从长期来看,中信证券认为,如果行业维持2005—2012年12.3%的平均销售增速,则在2015年全国的住宅销售面积将远超过内生的需求,2014年下半年将迎来行业的长期拐点。如果行业在未来明显放慢速度到5%左右,则将在2017年上半年迎来行业的拐点。

  最会赚钱的公司:四川金顶

  地产连续两年“很会赚钱”

  再看看“2012年A股最会赚钱公司50强”。
  我们选择的指标是销售净利率,这一指标又称销售净利润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该数值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按照销售净利率排名,有趣的一幕出现了,位列最赚钱公司榜首的工商银行的销售净利率只排在第46位。第一名被四川金顶获得,而2011年榜单榜首的吉林敖东则降到了第44名。
  第二至十位的分别为安信信托、青鸟华光、石岘纸业、盐田港、东盛科技、爱建股份、创兴资源、中航投资、九洲电气、广东明珠。和2011年相比,二到十的排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唯有盐田港、广东明珠还出现在2012年的排名中。
  《中国经济周刊》统计显示,2011年盛产高销售净利率公司的地产、金融、科技类综合企业,在2012年转变为建筑材料、医药生物、地产。地产业依然保持了它会赚钱的“品质”。

  坏公司“扩容”

  亏损企业占沪深两市9%,设备制造、钢铁、有色等成亏钱大户

  标准:亏损(净利润下降幅度大),盈利能力差(销售净利率低)

  有盈利必然有亏损。而在2012年总体“零增长”的情况下,亏损更加严重。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沪深两市2012年共有222家企业出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比例几近9%,相比2011年的6.51%(153家)、2010年的4.89%(102家),亏损面继续放大。
  综合数据显示,200多家亏损企业中,包括华锐风电、亿晶光电在内的电气设备企业有14家,包括昆明机床、华东数控在内的通用机械企业有12家,包括*ST韶钢、新钢股份在内的钢铁企业有11家,包括*ST二重、振华重工在内的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有9家,包括中国铝业、*ST锌业在内的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企业有9家,包括云天化、昌九生化在内的化学制品企业有9家,包括*ST祥龙、山东海化在内的化学原料企业有8家,包括中兴通讯、*ST科健在内的通信设备企业有6家,包括*ST远洋、*ST凤凰在内的航运企业有5家。地产行业也在此显露出其差异化的现状,在亏损企业中,有*ST玖龙、*ST珠江等9家地产企业,不过他们的净利润亏损最多不超过2亿元,排名集体靠后。
  此外,200多家亏损企业中,“披星戴帽”的企业达到47个。
  很多在2012年上市的“次新股”拖累了整体业绩。据统计,156家2012年上市的“次新股”中,还有59家净利润出现了同比下降,其中25家降幅超过30%。
  钢铁、航运、有色等行业的国有企业成为亏钱大户,其中,钢铁行业是“重灾区”。有分析人士表示,上述几个行业在2013年或仍难摆脱亏损的局面。

  亏损十大上市公司:钢企占一半,三家二连亏

  2012年A股十大亏损公司依次是:*ST远洋、中国中冶、中国铝业、*ST鞍钢、马钢股份、山东钢铁、安阳钢铁、*ST锌业、华菱钢铁、*ST二重。
  与2011年十大亏损公司对比,*ST远洋、*ST鞍钢、*ST锌业均是“二进宫”。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由于一些国有企业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在年报披露后即“披星戴帽”,如中国远洋现为*ST远洋、鞍钢股份变为*ST鞍钢。
  从行业分布来看,位列亏损前十位的上市公司中,钢铁业5家,占据了半壁江山。另外,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中兴通讯,因为2012年快速突破部分重点运营商及市场而采取的较为激进的市场策略,以巨额亏损位列亏损榜第11位。
  从企业属性来看,在前十大亏损公司中,央企占据了一半,分别为*ST远洋、中国铝业、中国中冶、*ST鞍钢和*ST二重,合计亏损额超过300亿元。
  其中,*ST远洋继2011年净亏104.48亿元成为“A股亏损王”之后,在2012年再度蝉联这一称号,净利润再亏95.59亿元,从而成 为A股“史上最大ST股”。相比*ST远洋的续亏,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中国铝业和中国中冶2012年都是首亏。
  对此,中国铝业表示,由于受铝价下跌影响,公司自产电解铝销售价格(全年平均)下降幅度为7%左右,导致主营业务毛利同比下降约 66亿元,下降金额占毛利同比下降总金额的95%,且公司期末铝价较上年末大幅降低,使得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数高达15.11亿元,较2011年度大幅度增加;中国中冶则称正在通过各种办法扭转局面,以防“披星戴帽”。
  除上述亏损前三外,*ST鞍钢、*ST二重、*ST彩虹、S上石化、天威保变、*ST长油、振华重工和蓝星新材等一批央企或央企所属上市公司2012年的亏损额均超过了1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亏损大户。

  亏损背后:越补越亏?

  面对亏损,企业多将巨亏原因归结为行业与市场问题,但对于国有企业“荣登”亏损排名前列,投资者有话说:为什么拿着财政补贴的企业却陷入了“拿钱—利润下滑—亏损—暂停上市”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在所有获得政府补贴的上市公司中,最大的“赢家”当属“两桶油”。两家公司的年报显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去年分别获得补贴94.06亿元和28.14亿元。而在2011年,中国石油就以67.34亿元夺得当年的“补贴之王”称号。
  三大国有航空企业也是获得政府补贴的常客。2012年,包括中国国航、东方航空以及南方航空在内的国有三大航空公司,再次获得了共计超过40亿元的政府补助,而且补贴数额均超过2011年,但净利润却普遍出现了下滑。
  与上述国企相比,一些国企即使有政府补贴相助,依然没能摆脱亏损的尴尬。比如*ST远洋、中国铝业和中国中冶三大央企获得的补贴数额达到22亿元,但三家企业的累计亏损额高达247亿元。
  此外,虽然近两年各地政府加大了对钢企的财政补贴,但大多数钢铁企业也没有逃脱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厄运。
  对于上市公司的补贴依赖症,业内人士认为,出于对企业发展的方向性引导和扶持,可以采取适当的财政补助,但如果明显偏离预定轨道,尤其是在年底集中下发的各种补贴或补助,无法排除为本地上市公司粉饰业绩的嫌疑,而滥发补贴不仅造成财政资源的配置浪费,也无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并有损公平竞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证监会通报对8家上市公司信披违规立案调查 2013-05-17
· 莫当上市公司造假的帮凶 2013-05-17
· 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排行榜 2013-05-17
· 撤单企业借壳曲线IPO 上市公司接盘PE退出 2013-05-17
· 超1/4上市公司财务有风险 2013-05-1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