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做出了一系列改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此次新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将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下限从60%提高至80%。这一变动在投资者中引起了较大争议,但基金业分析人士普遍对此举表示支持。根据wind数据测算,这些基金的补仓可能会带来最多142亿元的资金入市,而投资方向上的分歧也很严重。
新规显现四大变动
上周末,证监会网站公布《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做出了一系列变动。
其中,比较主要的改动有这样几项:
一、提高了对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限的要求:股票型基金的最低股票投资仓位为80%。
目前我国股票型基金契约规定的股票仓位大多为60%到95%,修订稿中第三十条提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为股票基金。这意味着未来股票型基金的最低股票投资仓位为80%。
二、明确规定了基金投资的杠杆上限,基金的总资产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140%。进一步加强分散投资,10%的分散化要求从股票扩大到债券等其他证券品种。
三、FOF产品(投资基金的基金)成为公募基金新成员。新《基金法》第七十四条放宽了对基金投资其他基金的限制,允许基金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买卖其他基金份额,拓宽了基金的投资范围,业界可以开发以封闭式基金或其他开放式基金为投资对象的产品。
四、加强了对小规模基金的监管,鼓励小基金“关停并转”。修订稿第四十九条要求,连续六十个工作日持有人不满两百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就基金是否继续存续进行表决。
股基仓位提升对基民好吗?
在这一系列变动中,股基仓位下限提升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焦点。股基仓位下限提升对基金投资者来说是好事吗?在这个问题上,各界人士的观点之间出现了明显分歧。
“这是要逼死基金吗?股市看空不能减仓,那就不要开放股指期货啊!还不能放大杠杆,你让债基怎么做业绩!”有投资者发出了这样的质疑。还有人说:“2008年大熊市,股基第一名也亏损30%多,就是受制于这个60%的持仓下限。现在不下调,反而要提高,谁还敢买基金?公募更没法与私募竞争了。”
但不少业内人士为这项新规叫好。
海通证券分析师娄静认为,调整后反而能使得基金的业绩更好。“通过我们对国内200多个基金经理的调研发现,在投资过程中,通过择时获取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占据少数,大多数基金经理放弃择时,保持仓位的稳定性,通过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来贡献超额收益。我们量化分析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也发现,大部分基金经理很难具有较好择时能力,量化结果中得分较高的基金大部分是从来不进行择时操作的基金品种。”她认为,股票投资下限的提高将强化国内基金经理的主流投资行为,稳定投资风格,进一步促使基金经理去精选个股,优选行业来实施投资流程。
“重新划分基金类型的目的是给基金正名,让专注选股不擅选时的基金经理去管股票型基金;而让试图选股同时选时的去管混合型基金。这样做的好处是至少让投资者明白所投资基金的风险特性,也不要期望每个基金经理都是全能选手。”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江赛春这样说。
“股票型基金,顾名思义,应将其绝大部分资产投资股票,海外通常为90%以上。”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从投资实践看,股票型基金收益来源应当主要是深入挖掘有价值的股票,频繁大幅调整仓位容易造成追涨杀跌,既容易导致基金风格漂移,也会加剧市场波动。
新规最多带来142亿元补仓需求
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实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明确表示,在新修订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已经成立运作或正在募集的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要会同基金托管人,在新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实施之日起六个月内,将原基金合同修改为符合《运作办法》规定的基金合同。也就是说,新旧基金均要符合新的规定,那些目前仓位不满80%的股票型基金需要进行补仓。因此不少人认为,这是监管层的救市行为。那么,这将带来多少补仓需求呢?我们用几个不同的算法来分析。
第一个算是根据基金一季报来算。按照披露的基金一季报,342只股票型基金中,241只基金股票仓位高于80%,101只基金的股票仓位低于80%,我们按照101只基金的仓位提升到80%进行估算新增的资金,根据季报披露的资产规模,101只基金均把仓位提高到80%需要新增资金142.71亿元,占股票型基金规模的1.95%。
第二个算法是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仓位估算来具体统计。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开放式基金估算股票投资比例”,截至4月26日,共有112只股票基金的股票仓位低于80%,在扣除了QDII基金之后,有99只投资A股的基金仓位低于80%。按照季报披露的资产规模进行估算,99只基金均把仓位提高到80%需要新增资金126.69亿元。
而根据证监会相关负责人的表述,目前仓位在80%以下的股票型基金占比13%。这一占比比上述两种算法中的比例都要低,也就是说,实际带来的补仓额度可能还要低一些。
无论用哪种算法,这一新政最多带来142.71亿元的补仓需求,并且是在六个月内完成,而5月2日的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1200亿元。
补仓投向上 基金分歧明显
而在对基金补仓的具体方向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根据我们的测算,华夏优势增长、博时第三产业成长、长城品牌优选、长城消费增值这四只基金补仓需求在五亿元以上。他们不久前刚刚发布的一季报,或能指明他们的投资方向。
“展望二季度,经济增长由于房价、环保、金融风险等约束将重回疲弱态势。市场利率追随经济下行,流动性偏于中性状态。构成经济主体的大周期行业盈利难以改善,股票市场面临重心下移。受益于经济转型和主动创新的企业有望逐步胜出,供给收缩的领域也值得深入研究。
本基金将坚守成长型投资理念。”华夏优势增长基金这样说。据测算,他们的潜在补仓需求或达到30亿元。
“我们现阶段会将资金配置在两类股票上,一类是依靠自身竞争力,通过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结构升级实现盈利增长的优质公司,另一类则是息率较高、估值偏低的大盘蓝筹股。对于目前热度较高的中小盘个股,如果货币宽松、经济疲弱格局维持,仍有继续上涨可能,但未来无论货币紧缩还是周期兴起都会刺破中小盘的估值泡沫,基于估值原因,我们对这类股票持谨慎态度。”博时第三产业成长这样说。
长城品牌优选在一季报中力挺金融股,他们认为金融股受短期负面因素冲击,出现大幅回调,但其确定的盈利增长,低估值、高股息率等我们买进的理由依然存在,其继续下跌的空间极为有限,仍值得坚定持有。今年2月初蓝筹股的股价相对高点成为全年最高点的概率很小,经过调整,股价仍有再创新高的动力。
长城消费增值并未具体表态他们的看法。但他们把52.66%的资产投到了制造业上面。
综合这几家的观点来看,在是否看好周期股的问题上,华夏优势与其他几家分歧明显。在是否看好成长股的问题上,华夏优势与博时第三产业的观点也没能得到另外两家的呼应。也就是说,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分析,这笔基金的补仓资金也并没有很统一的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