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李扬点评政府工作报告:通胀目标为资源价格改革留出空间
2013-03-06   作者: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昨日(3月5日),本届政府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出炉,经济界的人大代表对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城镇化等问题作出评析。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7.5%的增速看似慢了些,但更应注重质量和效益,目前应通过更好的机制对国民收入进行恰当的分配;而在她看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3.5%的指标也为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留下了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则指出,潜在增长率、环境、资源三大因素共同决定了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并认为未来或许将长期保持低于10%的增长水平。同时,他还提醒,城镇化的概念已被过分炒作,城镇化的目标、路径、政策还需仔细研究。

  目前更应强调分享蛋糕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两个指标,即经济增速7.5%左右和CPI涨幅3.5%左右。其中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与去年保持一致。
  “7.5%的增速看起来似乎慢了些,但面对结构不平衡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我们应该更注重质量和效益。”吴晓灵说,“经济如果不发展,很多事情就没办法做;但在目前情况下,调动积极性和分享蛋糕更重要,应该通过更好的机制对国民收入进行恰当的分配,这是格外重要的。”
  关于经济增速目标的制定,政府工作报告称,必须使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对此,李扬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潜在增长率、环境、资源这三个因素放在一起,共同决定了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相对过去会保持一个较低水平。
  “最近一段时间学术界都在做潜在增长率相关的前瞻性研究,算来算去,最高的是8%左右,低一点的只有6%左右。现在大家都比较接受的是今后五年的经济增长率在7.5%上下。”李扬说,“潜在增长率如此,如果硬要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率,那么一定会有通货膨胀。”
  李扬表示,我们应该对7.5%的增长率有一个长期准备,接近10%左右的增长率恐怕是不会再有了。未来我们可能要接受7%、8%左右的增长率。
  李扬续称,资源的约束不是特别重要,历史上没有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国家很多,因为资源是可交易的。而环境是不可再造的,如果环境污染到一定程度,就失去了发展的意义。“如果一个月有二十几天是重度污染,让我们不能顺畅地呼吸,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生产。”他说。
  关于CPI涨幅为3.5%的指标,吴晓灵认为,这个目标为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留下了空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如果不用价格工具进行调整约束,经济将难以持续发展,当然这其中又涉及如何妥善安排居民生活的问题。因为在通过价格改革促进节约能源资源的过程中,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的居民有可能因为改革而加重负担。
  “中国经济现在遇到的不可持续、不平衡问题在过去五年中有所加重。”在回顾过去五年经济发展时,吴晓灵还表示,应该看到,当年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在遏制经济下滑和提升经济发展力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如环境恶化、资源压力等,甚至威胁到人民的安全和生活质量。从应对金融危机来看,当时快速的决策为我们赢得了抵抗危机的时间,实际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方面考虑得不够全面,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在新五年开始的时候,应该更多地在克服负面影响方面下大力气。

  城镇化仍需仔细研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到城镇化,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事实上,在城镇化成为近期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同时,经济界学者也对炒作城镇化产生忧虑。
  “毫无疑问,城镇化是今后很长时间的主旋律,但是我们很忧虑地看到,这个概念被炒得乱七八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都把它们放在城镇化这个概念上。”在李扬看来,目前中国的城镇化说到底就是“开发区化”,无论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开发区,还是新兴产业开发区,就是以开发区的名义去建城。
  李扬表示,城镇化最终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应该是城乡一体发展中的城镇化,而不应当仅仅就城市发展来谈城镇化,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城镇化是节约土地的,而在中国,城镇化却导致城市和农业争地。第二是追求公共服务均等化,“如果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有和城市一样的教育、医疗、交通,大家不会都往大城市跑。”
  李扬认为,朝着上述这两个目标,才能将城镇化放在一个正常的、可持续的层面上。与此同时,城镇化的目标、路径、政策还需仔细研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今年物价调控目标现实可行 通胀隐忧不容忽视 2013-03-05
· 有迹象显示日本通胀预期或在上升 2013-03-05
· 韩国2月通胀率回落 2013-03-04
· 金融资本迁徙警惕新一轮通胀 2013-02-26
· 货币政策重心现“控通胀”苗头 2013-02-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