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雾霾天气拷问政绩观
2013-01-17   作者:朱大鸣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环境污染问题再次成为举国热议的沉重话题。一份名叫《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
  面对着雾霾笼罩下的大地,人们不禁要问,生态环境都破坏了,人类生活环境恶化,还要经济发展有什么用处。对待生态污染问题,最佳思路是尽量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否则,短期获得的一些利益,还不够治理环境恶化所付出的成本。
  为什么我们的环境污染这么严重?可能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着密切关系。我们是世界加工厂,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一些高污染的项目上马,结果是一部分人获得了利益,他们或者有大量的货币移民他国了,或者移居到国内更为宜居的地方了,留给大部分人的是污染的水源、污浊的空气和污秽的垃圾。对于地方官员来说,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政绩,考察政绩的主要依据是GDP,这种模式导致了中国不计成本地发展,后果是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是一大堆环境债。
  不仅如此,地方官员的土地情节很严重,其一,征地成本一亩地只有几万元,而拍卖出来的地价几百万,这种差价给地方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何况,修路与建房是最明显的政绩工程。其二,货币超发与银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因素,土地财政是实现不了的。在这种土地政绩逻辑下,环境问题变成了虚无的问题。招商引资也遵循着同样的逻辑,在资本与权力的支配下,偶尔爆发的环境危机,也是不痛不痒地进行处理。能够隐瞒的就通过各种途径隐瞒,实在不能隐瞒的就找几个替罪羊回应一下公众情绪。就这样,环境债越积越多,最后来了一个总爆发。所以,一下子出了那么多的环境危机问题,并不奇怪。
  是到了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如果环境变差了,发展经济就变成了无意义的数字增长。每当一个环境恶化的信号强烈爆发,就是一次解决问题的契机。环境污染不是一个人受罪,而是整个国家一起受罪,任何人都是受害者。环境污染是制约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不要污染的GDP,而要生态的GDP,应当成为一项共识。
  当然,目前的中国污染源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据相关监测数据,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排放污染占22%,煤炭污染占16.7%,工业喷涂污染占16.3%,城市扬尘污染占16%。这些是城市污染的源头,但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沙漠化和极端天气,这些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因此,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最主要的是改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改变政绩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一部分人污染、全国人为之尝苦果的问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短期不再有大范围雾霾 PM2.5与肺癌有关需研究 2013-01-16
· [网民关注]治理雾霾应反思发展和生活方式 2013-01-15
· [时评]雾霾凸显中国“生态赤字” 2013-01-15
· 雾霾弥漫 多地交通运输受阻 2013-01-14
· 北京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或将拉动蔬菜价格上涨 2012-11-0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