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间借贷高利贷者差不多遁迹,民间借贷平均月利率已从去年的2.5‰-5‰高位跌至1.78‰,阳光化的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月利率仅为1.2‰。“这是温州金改出现的最大亮点之一。”入驻温州金改平台的融资中介机构“速贷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燕如是说。
自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确定温州金融综合改革12条任务及11月20日浙江省政府对应出台12条实施细则以来,“围绕金融改革,温州市78个金改项目已全面启动。”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说。
破冰民资借贷“阳光化”“规范化”
2011年8、9月间温州爆发的民间借贷危机对民间借贷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场危机的直接祸根是民间借贷几近混乱,最终崩盘。
“国12条”的首项任务就是: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为了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4月26日,温州市全国首创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该平台集聚了民间融资中介服务、备案管理及监测体系等功能,中介服务包括入驻8家全国知名融资中介行业中的资金“红娘”,以及公证处、律师所、合作银行等配套服务机构。它们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供需撮合、借贷风险把控、融资信息、第三方鉴证、资信评价等专项服务,并由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对各方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目前,温州全市已有鹿城等3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投入运行,截至12月上旬,资金出借登记总额13.04亿元,成交3.8亿元。借贷成功率26%,平均月利息1.40‰,该服务中心的创建已成为全市民间借贷利率的风向标、指示器。
新路化解“投资难”“融资贵”
长期以来,温州民间资金两大纠结是“钱多投资难”和“企业融资贵”。温州市金融办发布的信息称,全市民间资金高达8000多亿元甚至1万亿元以上,并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
温州首创瓯海区信通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4家民资管理公司为量大面广的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咨询、资本管理、项目投资等资金管理服务,核心是聚集民间资金,运作“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以及牵线搭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资本投资对接的平台。也为探索引导民间融资“两化”走出新路。
温州市政府大胆创新,支持政策突破,允许民资管理公司以1亿元自有资金作注册资本金为基数,可通过股东额外增资、私募方式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吸收社会民资4亿元。“信通”公司总经理黄永平说:“好比1块钱撬动4块钱,可聚集5亿元民间资金。注册资金增至2亿元,则可撬动8亿元。”
截至12月上旬,温州市4家民资管理公司累计为111个项目组织民间资本4.2亿元,有效支持了当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体经济的发展。
温州市金融办介绍,目前第二批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已在鹿城区、永嘉县、高新技术园区等7个县、区启动创办。
12月7日,温州市金融办发出金融改革一条重要信息,首次向社会发布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即“温州指数”,当周平均月息1.78‰,它与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监测、发布的民间利率信息形成互补。
做的大量的都是基础性工作
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搭建一批金融服务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温州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温州市创建了“金融改革广场”,初步形成了以产权交易为基础,集技术产权、文化产权、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农村土地承包权、林地流转等各类权益交易为一体的综合型金融服务平台。
为了缓解小微、中小企业“融资难”,温州市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证券机构、保险机构联合制定了金融服务创新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的“1+4”方案,即1个总体方案、4个实施细则子方案。其中明确,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村镇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余额的占比分别不低于30%—85%。
2012年,温州各大银行支持实体经济贷款增加780亿元,增量超过GDP增量4个百分点。企业直接融资量比上年增加92亿元,增量占全社会融资增量的11%。
地方立法是温州金融改革核心与保障。目前,温州市已完成全国首部民间融资管理地方性法规——《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草案初稿,并举行了第一阶段专家论证评审会。温州市政府透露,该条例在地方金融管理职责权限、民间融资备案登记、放款人管理等制度设计上有所突破。
温州市决策层逐步转入理性、冷静,认识到金融改革是一个长期、不断深化的过程。温州金融改革更重要的不是说在哪里出彩点、亮点,在“眼球效应”方面去做,现在做的大量的都是基础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