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紧绷的英利,陆续进入光伏、电站、农业、房地产、酒店。
11月23日,傍晚时分,英利三期的南门口出现一个小型市集,卖的蔬菜和肉都是由英利旗下的企业供应。
光伏组件制造是英利的主业,系统集成和电站运维是英利的新业务,而除此之外,英利还涉足橄榄油、养殖、房地产、物流、服装、酒店等领域。虽然比例不大,但作为光伏产业巨头,英利广泛的投资兴趣仍让人迷惑。
英利强调,未来新能源仍将是英利的主业。扮演中国光伏产业“搅局者”的英利集团,与众不同的行事风格让这家河北的光伏企业饱受争议。三季度初步季报预计,该季度出货量将环比降低17%;毛利率为负22%-24%。
这家半军事化管理的民营企业一直延续着时代的表达方式。“百日会战”、“三大战役”以及历年来的口号大都辞简义赅、煽动性强。这一次,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提出了“翻越光伏雪山”。苗连生的谋划能成功吗?
亏损情况严峻
“我们总体情况和整个行业差不多。”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英利绿色能源”)首席战略官王亦逾对记者说,“组件价格持续下降,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下降,亏损情况也比较严峻。”
今年上半年,英利绿色能源的出货量达1.1GW,位列全球第一。其三季度初步季报预计,该季度出货量将环比降低17%;毛利率为负22%-24%。
“这几天发货开始多了。”英利集团人士对记者说。经历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亏损,英利集团预计将在明年年初实现扭亏。
王亦逾预计,今年中国市场在销量中的比例将从上半年的不足6%增加到22%以上,而新兴市场的占比将从0.4%增加到4%以上。“我们国内市场销售人员一点也不比国外少。”王亦逾说,“我们在开发国内市场上一直是最激进的。”
2009年,
中国首次对光伏发电项目进行特许权招标,当时行业平均度电成本在2元以上,各企业报价都在1元以上,英利报价0.69元;2010年,英利以10.5元/瓦的低价中标“金太阳”工程,又一次创造了行业最低价;2012年,英利在国内两个项目招标中相继爆出5.18/瓦和2.99/瓦的超低价。由于每次英利报价都导致光伏组件价格不同程度下滑,招致业界批评之声一片。
“当时国际市场火得不得了。”王亦逾说,“如果不卖国内,加价20%卖到国外,人家也抢着要。”
在英利激进决策的背后,苗连生个人意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产品如果销往欧洲价格更高,在国内低价竞标的结果意味着将减少上亿元利润。苗连生曾对质疑其决策的下属表示,“你们在算数字账,我在算未来账。”
延伸下游
此前9月15日,英利集团召开了转型升级大会,宣布将涉足光伏电站设计、开发和运营,提供系统的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和服务。
苗连生曾以“造飞机的不要去开航空公司”为比喻,表示不打算让英利继续向产业链下游延伸。这次大会召开不久后,英利集团销售总公司就成立了一家电力开发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及开发、运营和服务。
“原来我们不做下游电站,只做组件。因为你卖给人家组件,自己再做电站就有点竞争的意思。”英利集团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商金华说,“但从国家政策来看,是从支持光伏应用市场变向支持制造业,我们就转型。”
在正式成立电力开发公司之前,英利通过金太阳工程已经开始涉足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在前两轮的金太阳工程中,我们找了很多屋顶自己投资建电站。今年年底抢报了一轮金太阳,我们也会做业主。”王亦逾说。他介绍,为了赶在今年金太阳工程申报的截止日前找到更多项目,近期英利从公司各个部门抽调了近200人,在国内跑项目、找屋顶和商务谈判。
英利将不再仅仅卖光伏组件,还将对光伏发电工程进行总包。“我们刚进下游,虽然以前参与过,但相互之间的壁垒是存在的。”商金华说,“度电成本最低,主要是组件价格要低、配套设备科学、组成的系统效率要高。这个是下一步研究重点。”
融资瓶颈
在王亦逾看来,为电站下游的投资业务模型可以独立测算投资回报,所以可以和组件制造业务分开去规划它的融资渠道,用电站项目公司去银行单独融资。
“银行觉得制造业利润薄。但如果我们开发电站、作业主的话,银行还是支持的。”
英利绿色能源资金管理总监王君,2010年底英利有一笔可转债,连本带息2亿美元。考虑到美国资本市场在金融危机后的融资功能很低,英利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先把这笔债还上了。“这样境外的压力就没有了。”
2011年底,英利成立天津鑫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为光伏产品、光伏电站设备等融资租赁业务。其流程可以概括为“售后回租”,即在建好光伏电站后,将电站卖给租赁公司,实现迅速回流资金;再从租赁公司把电站租回来,用电费收入支付租金;租赁公司购买电站的资金由自己出资10%,再加上银行出资90%。“用10%资本金,撬动了90%资金。”王君说,“国家开发银行愿意介入这样的项目。”
今年上半年,英利绿色能源发行15亿元人民币的无担保中期票据。与之相比,另一家光伏巨头江西赛维在发行中期票据上的波折让其资金链雪上加霜。
10月底,英利召开与银行业的交流会。王君介绍,会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落实了8000万美元和1.4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其它大型国有银行表示将会加快审批,贷款额度会放宽。
多面英利
苗连生认为,离老百姓吃穿住用行越近的生意越值得做,而且还想农业板块做大。在他的规划里,英利将会在光伏产业、飞轮储能、商贸物流、产业配套、金融服务、绿色农业六个方向发展。王亦逾表示,这些板块的投入、产出都不大,未来新能源仍将是英利的主业。
但即便是对光伏组件,苗连生仍是希望让这种产品能成为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品,组件价格下降不足以实现这个想法,英利在做渠道上的准备。“我们正在研究网购。”王亦逾对本报记者说,“任何与老百姓生活直接挂钩的产品,离开网络都不行。”负责此项工作的是英利集团内部的IT部门,研究刚刚启动。
在英利多年来的投资中,六九硅业是争议最大的一个。六九硅业是苗连生确立行业话语权的关键。为了给项目融资,苗连生曾冒着巨大的风险抵押了个人股权。与他其它的决策一样,这次投资也招来了业界质疑。
六九硅业一期工程3000吨的产能,投资约25亿元,于2010年8月5日宣布投产。但投产不久后,国际多晶硅价格暴跌,苗连生预期中六九硅业的成本优势已不再。在2011年财报中,六九硅业被英利处理成一个长期的资产减值项目,减值22.75亿元。
王亦逾表示,现在市场价格这么低,英利已没有投资硅料的动力。
英利另一项引人关注的投资是飞轮储能技术。储能技术有利于光伏发电平滑入网,可以解决新能源发电并网难题,从而扩大光伏组件的市场,这是英利在行业困难时期投资储能技术的商业动机。而飞轮储能是储能技术中的一种,在全球还处在研发阶段。苗连生在初见该项技术负责人时则称,只要能打败洋人,英利出资支持。
2011年英利成立了北京奇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家863计划”高性能物理储能项目中承担了磁悬浮储能飞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不久前英利宣布,已在20千瓦时磁悬浮储能飞轮磁轴承、轮体结构、控制线路改进等技术研发实现突破。
储能行业专家对本报记者介绍,飞轮储能是主流储能技术之一,优点是可以短时间充放电,缺点是能耗高。目前储能技术的种类较多,彼此之间也有一定的替代性,很难对未来哪种技术会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做出判断。“储能行业的前景非常好,但具体技术的前景不好说。”
英利今年6月份表示,到2015年,英利计划投入十几个亿,生产45万台飞轮储能电池设备。那时,市场才会对这次投资成功与否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