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场科学发展基层行]“三西”扶贫移民:“二代房”里的幸福生活
|
|
|
2012-11-14 作者:记者 连振祥/兰州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字号
大
中
小】 |
进入10月份,地里的农活就少些了,李兵打算把自己已经建了一半的另外一间房子修完。上半年,他就已经备好了建材。建成后,家里“三室一廊”的格局就形成了。这是他今年的目标。 见到李兵,是在他80平方米的新房子里,屋外一条走廊,连接着已经建成的两间屋子,落地窗,阳光很灿烂。房子前面有一个方方正正的院落,地面全部用水泥硬化了。 这就是移民李兵的“二代房”。 正是应了“人挪活树挪死”那句俗语,在“三西”扶贫攻坚的30年中,甘肃省从中南部干旱贫困、高寒阴湿地区迁移到河西走廊的将近18万移民,如今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解决了温饱,有的已经步入了小康。李兵就是数十万移民中的一员。 从甘肃“十年九旱”的会宁县,移民到酒泉市瓜州县梁湖乡陈家庄村,李兵认为这是自己42年人生路中走得最正确的一步。 瓜州的戈壁滩上,气温很高。虽然户外艳阳高照,但是李兵家的客厅里却很凉爽,和记者交谈时,李兵一直乐呵呵的。“当初住‘藏头房’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盖上新房子。” 李兵所说的“藏头房”,是当时为移民们修建的简易房,低矮狭小,移民形容说只能藏住头。如今有了新房子后,移民们称“藏头房”为“一代房”。 瓜州县扶贫办主任赵生强说,移民住房从“一代房”到“二代房”的升级,实际上反映出我国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轨迹。 2003年,李兵从老家移民瓜州时,陈家庄村一带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寸草不生的戈壁滩。“风那个大啊,吹的人都站不住。”李兵说。 “移民刚迁移来时,只有几件简单的行李,什么都没有。”梁湖乡党委书记俞生杰说。 对于新来的移民,当地政府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做起。 赵生强说,首先是建房,其次是造地。 移民们的“一代房”就诞生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一代房”不到20平方米,从外面看是砖瓦房,但从里面看,又是土坯房,是外砖内土的砖包皮房。“虽然房子简陋点,但是总算有个窝了。”李兵说。 梁湖乡位于瓜州县城东面20余公里戈壁滩上,耕地盐碱化严重,地里、村头、渠边、屋后,到处都能看到白花花的盐碱。为此,当地政府逐年加大投入,不断进行耕地改良。“地里的盐碱很厚。”李兵说。“我是用架子车往外拉,用尼龙袋往出背的。” 据了解,经过近年的改造,梁湖乡当初的3.1万亩耕地已有2.1万亩具备了基本的耕种条件。 “移民要尽快致富,政府一味地‘输血’不行。”俞生杰说,“一定要着眼于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 瓜州县一抓移民素质,二抓特色产业。 俞生杰说,由于移民文化素质较低,县上把移民群众的教育培训作为重中之重,在抓政策法规教育的同时,重点抓好科技培训,专门制定了移民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编印《移民管理手册》、《农牧业技术规程汇编》等资料,下发到移民手中,为移民乡村提供经常性的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同时抓劳务技能培训,以电焊工、电工、建筑工、餐饮服务等实用技术为主,整合培训资源,培训移民。 在产业培育上,梁湖乡因地制宜,针对耕地盐碱化的实际,选择了耐碱作物,目前梁湖乡的特色产业主要是耐碱的枸杞和甘草。2010年,当地政府每亩补助200元种子钱,扶持移民种甘草,李兵将自己的16亩耕地全部种了甘草。“2011年16亩甘草收入8万多元。”李兵说。 “如果不是移民来这里,在会宁老家,去年我不可能有8万元收入的。”李兵说。“8万元的收入,超过了会宁老家10年的收入。”自己有了收入,2011年,李兵买了一台拖拉机,专门为附近的村民犁地。“12.45万元的拖拉机,政府的农机补贴就将近4万元。”当年又赶上当地政府给每户补助1.2万元进行危房改造,李兵又贷款4万元,在“一代房”的旁边,盖起了新房,“二代房”应运而生。 记者了解到,为了减轻移民建房的负担,当地政府为移民设计了房屋样式,统一的门楼,统一的颜色,井然有序。俞生杰介绍,陈家庄村175户移民中,已有135户兴建了“二代房”,再有3年时间,所有移民将全部住进新房子。 不过,“农民增收的产业渠道仍然比较单一。”俞生杰说。“梁湖乡正在规划建设一个温室蔬菜种植示范园,发展设施农业。” 虽然住进了“二代房”,李兵却舍不得拆掉“一代房”。“我要将他留给孩子们,让他们知道父辈的艰辛,更主要的是,要让孩子们知道党和政府的恩情。”李兵说。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