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扶贫进展艰难
    2007-07-25    本报记者:武勇 毛海峰 方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今年种了五亩西瓜,开始因为干旱,瓜都长不大,等快熟了又遇到了冰雹,结果只收了1000多元钱,幸亏退耕还林了20多亩地,每年有2000多元钱的补助和上千斤粮食,要不然都没法活了。”
  这是在记者调研时,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固原市原州区甘城乡甘城村妇女李廷莲向记者反映的情况。记者日前从银川市驱车300多公里到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固原市原州区甘城乡采访,自从进入中部干旱地区的同心县以后,汽车就开始在山道上颠簸,一路上全是荒山秃岭;进入原州区境内后,干旱更加严重,一路上常碰到拉水的车。
  甘城乡党委书记杨天明说,因为遭遇5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宁夏中部干旱地区许多群众吃水十分困难,有些偏远山区的农民拉一吨水要七八十元钱。尽管甘城乡采取了许多抗旱措施以及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然而当地2463户11818人的人均收入也不过1400元左右。
  甘城村的情况是我国“三西”地区的一个缩影。所谓“三西”地区,是指甘肃的河西、定西和宁夏的西海固,这里是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扶贫开发实验地。从1982年开始,国家每年拿出两亿元对“三西”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计划用10年时间使其彻底告别贫困。但到1992年,甘肃、宁夏两省区都要求国家继续支持10年;到2002年两省区又请求国家再予以支持;直到现在,“三西”地区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十分庞大,按2006年全国贫困标准线692元计算,仅甘肃省就有贫困人口700多万人。
  为什么扶贫扶到了第三个10年的“三西”地区依然贫困如故?其实到那里一看就会明白。在石山区上,在深山区里,在高寒阴湿地区,在林缘区和极端干旱山区,统统住着人家。这些住户,是扶贫最难啃的“硬骨头”。
  我国自1982年对“三西”地区开展扶贫以来,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已经获得大幅度提高,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三西”地区扶贫难度是越来越大,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也明显趋缓。以定西和河西地区所在的甘肃省为例,在1994年至2000年的甘肃省“四七”扶贫攻坚期间,该省贫困人口每年减少50万人左右;然而2001年到2006年,全省每年解决绝对贫困人口不到10万人。
  不仅如此,记者还了解到,由于多年来我国贫困标准线过低,“三西”地区还有很大一部分“隐性贫困”人口。这些人从国家的统计数据看是过了国家的贫困线,实际上还很贫困,仍需扶持,但因无法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成了扶贫“盲区”,往往容易大面积返贫。河西地区的武威市民勤县湖区的几个乡镇,上个世纪80年代,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800元,但由于生态恶化,湖区几个乡镇的农民返贫现象十分严重。现在,湖区的西渠和东湖等四个乡镇共有7.7万人,而贫困人口仍有约五万人。
  目前“三西”地区返贫率比较高,一般年景约在10%左右,仅甘肃省每年面临返贫的人口就约有500余万人。定西市安定区景泉乡长川村用扶贫资金引进了梯田建设和日光温室,但是由于连续几年气候不好,梯田的收益有时亩产土豆才几百斤,贫困户仍长期处在贫困状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