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创业板市场开启所带来的高投资回报率,大量的社会资金涌入VC(风险投资)/PE(私募基金)行业,VC、PE机构数量和资金规模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行业进入迅猛发展阶段。然而,经过过度膨胀和非理性发展之后,当前我国VC/PE行业的发展已进入调整期。
VC/PE行业深度调整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就是VC、PE功能异化,行业行为投机化和发展泡沫化倾向明显。具体而言,当前VC/PE行业的发展存在“四重四轻”行为。一是“重投机,轻发展”的盲目跟风行为,突出表现为一哄而起的非理性行为。二是“重短期见效,轻长远战略”的短视和短期行为。大多数投资者都选择短期投资,预期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厚回报,并以此规避风险。统计显示,目前国内VC/PE平均投资周期仅有2至4年。三是“重晚期,轻早期”的急功近利行为。不重视早期的企业发现、筛选、培育,只重视晚期摘“成熟的桃子”,投资阶段明显偏向扩张期和成熟期,造成后端投资过度“拥挤”,而前端投资则出现严重的“贫血”。四是“重规模,轻服务”的贪大求快行为。VC/PE规模膨胀与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投资机构普遍缺乏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的能力。
因此,VC/PE行业须通过自身调节实现专业化理性发展。第一,VC/PE机构要依据自身专业特点,投资熟悉、擅长的行业或领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提高决策水平,从而降低风险。投资策略要独特,逐步探索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投资地域要多样,实现区域间差异化发展,推动投资地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挖掘欠发达地区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项目。
第二,去“投机化”,回归VC“本色”,投资链条前移。当前我国VC的“PE化”倾向严重,投机色彩较浓,企业培育的原有功能缺失。随着二级市场市盈率逐渐下降,传统Pre-IPO套利空间不断压缩,投资机构从中后期投资向中早期转移、回归真正的价值投资领域成为必然趋势。为此,要从整体着眼,合理引导VC回归本位,积极推动投资链条前移,鼓励投资机构专注有潜力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让其真正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孵化器”。
第三、规模的扩张要与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步。股权投资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股权投资人才通常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目前我国股权投资从业人员大多专业知识不够,严重制约VC/PE机构自身发展乃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VC/PE机构在引进国外投资专家、吸收海外先进投资管理经验的同时,更要着重加强本土VC/PE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搭建“产、学、研”互动合作平台,构建起适合本土专业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实现专业人才和产业的双向流动。
第四、要抓住海外投资机遇,推动我国企业国际化。当前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趋热,“走出去”成为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在海外并购时,遇到的难题主要是资金短缺,由于银行融资条件苛刻,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亟须拓宽融资渠道。而PE能帮助企业“走出去”,实现海外拓展。为此,我国企业“走出去”亟须资金实力较强和专业水平较高的PE机构作为后盾。PE机构要抓住机遇,通过参与企业海外并购,发掘自身投资价值,实现企业和投资机构“双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