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中国VC/PE行业募资金额为91.8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全年的500亿美元募资金额相去甚远。VC/PE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也大幅下滑,2012年前两个季度平均账面回报率已由高峰时期的10倍跌至4倍以下。
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境内外资本市场持续疲软,一些本土创投机构面临后续资金缺乏、退出回报缩水的双重困境,业内人士表示,诞生仅十年的本土创投行业将迎来结构性的调整,并呈现募资机构化、投资专业化和退出多元化的趋势。
“疯投”降温 行业“进退两难”
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短暂蛰伏之后,创投行业再次狂热。“一夜暴富”的故事在各大证券市场上演,随之而来的则是风投变身“疯投”以及“全民PE”概念的诞生。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11年之后,A股市场IPO融资规模日趋下滑,而境外IPO窗口更是基本关闭。资本市场的疲软,导致了创投行业的退出困境。
201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美股市场仅有唯品会一家实现IPO,而A股市场则从8月份开始,没有一家公司上会,步入了2009年IPO重启以来的最长一次空窗期。
资本市场的疲软也反应在VC/PE的账面回报率上面。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VC/PE的平均账面回报率保持在8倍左右,最高甚至达到10倍,而2012年前两个季度平均账面回报率已跌至4倍以下。其中,美元基金已经从2011年一季度的近8倍回报率下滑到2012年二季度接近为负的回报率。
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在日前召开的2012深圳中国投资年会上说,PE的盈利展望,从低风险高收益转变为低风险中受益,并且有向中风险中受益转变的趋势。
账面回报不佳,直接影响到募资。靳海涛说,上半年行业整体的募资数量同比下降了60.3%,金额同比下降了77%。募资困难还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新的募资困难,一是已募资的在二期或者三期的募资放缓。有一些股东,或者是LP,已经有推迟或者放弃的意愿。
“目前整个VC/PE面临募资难和退出难两大挑战。”投中集团董事长陈颉表示,2011年中国VC/PE基金募资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仅仅募资即开始放缓。2012年至今,仅有40只基金募资完成,募资规模为91.8亿美元。而在2011年,共有503只基金完成募资,募资规模达到500亿美元。
业内人士反思“进退无度”
当潮水退去,面临如今“进退两难”的局面时,业内人士开始反思“进退无度”的经营方式。
在募资方面,抛弃“谁有钱找谁”的观念,选择理性的、合格的投资人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有业内人士表示,投一个企业,一两年后上市,三年内退出,这是VC/PE这两年对投资者讲的最多的故事。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VC/PE被包装成一个短期套利的金融产品,无数富人们以散户式的心态投入这场资本盛宴中。
君盛投资董事长廖梓君表示,中国股权投资行业仍然处于成长初期,难免会出现过热现象。这种过热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涌入行业的人急剧增加,但PE/VC需要很强的专业性,这形成了矛盾;另一个过热表现在众多资金疯狂追逐相对稀缺的优质投资项目。
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甚至表示创投行业发展要“干掉一些LP”。陈玮表示,中国90%的LP是民营企业、富有个人,大多数都是“被忽悠进”PE/VC的。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的VC/PE缺乏高科技和金融资本基因。现在的洗牌期对GP是考验,对LP同样也是考验,需要清洗掉一些LP,提高投资门槛。
而在投资项目方面,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守仁直言不讳地批评一些机构在“光着屁股跑”。王守仁说,一些机构盲目追求“大”,募集资金规模大,投资项目多,“一投就两三百个项目,一退出来就只有几十个而已。”
而另一方面,众多资金疯狂追逐相对稀缺的优质投资项目导致行业风险的累积。廖梓君表示,很多VC/PE机构在2009年之后涌入创业板、中小板,把估值发行市盈率拉升到40至50倍甚至60至70倍,而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形下,企业经营下滑和估值泡沫将让VC/PE完全暴露在风险下面。
创投行业将步入结构调整深水区
在低迷的大环境下,业内人士及专家认为创投行业将迎来结构性的调整,并呈现募资机构化、投资专业化和退出多元化的趋势。
机构投资者会成为未来LP的主流。陈颉表示,在民间募资越来越不明朗的情况下,大型机构投资者如社保和保险公司开始越来越活跃地进入到了PE市场。在未来的3年内,由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加上大型央企、国企、民营企业会逐渐形成一个稳定成熟的环境,它们将会有长期的资产配置计划、资金体系。
靳海涛则认为需要加强母基金的建设。他呼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母基金的设立,此外,他表示希望国外母基金管理人和直投基金的合伙人能够进入中国市场。
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松禾资本董事长厉伟等人认为,以后做创投将越来越讲究专业化。厉伟表示,专业化是需要找到专业的人跟VC/PE一起来做。松禾资本今年募集了一个2.5亿元的基金,正是因为有了专业机构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的加入,募资才能如此顺利。
而在退出渠道方面,本土机构也开始减少对IPO的依赖,探索更为多元化的退出渠道。
投中集团数据显示,中国并购市场完成交易数量已经从2004年的1010单上升到2011年的3309单,交易规模也由575亿元上升到980.2亿元。
陈颉表示,并购在中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这么多的产业急需整合,大量的项目可以通过并购退出。
此外,业内人士呼吁积极建立PE二级市场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靳海涛表示,PE二级市场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将成为构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两个重要退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