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构建“稻米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促稻谷增值
2012-10-29   作者:刘斐 王凯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水稻往往和大米联系在一起,而稻米加工中产生的大量米糠和稻壳等在过去总是被作为“边角料”废弃掉。如今,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却打起了这些“边角料”的主意,发展起了“稻米循环经济产业”,既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又节约了资源,还促进了环保。
    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专家介绍,“稻米循环经济产业”旨在提高大米的出品率,减少加工不当造成的损失,提高稻谷资源的利用率。具体来讲,就是对包括稻壳、米糠等在内的各种副产品进行适宜的深加工,使其转变为可供进一步利用的资源,从而降低加工及深加工过程中的能源和物料消耗及“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
    黑龙江省鹤岗市并非传统粮食大产区,“稻米循环经济产业”却是该市主抓的项目之一。2009年底,中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启动建设了6个稻米加工园区,其中就有位于鹤岗市的万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鹤岗市目前已经可以在加工生产优质大米的同时,实现稻壳发电、稻壳加工硅、米糠变成油、油又变成药、碎米变成乳酸、油脚又变成了柴油,从而不但可以卖大米,还能卖电、卖油、卖药、卖硅、卖乳酸。
    据万源公司总经理助理曹兴文介绍,公司目前已经可以年加工水稻40万吨,加工米糠10万吨、精炼毛糠油1.5万吨、生产小包装调和油5000吨,精制糠蜡1500吨,谷维素粗品300吨,利用稻壳灰生产白炭黑5000吨、活性炭3000吨,以稻壳为燃料的生物质热电联产机组6000千瓦,发电能力4500万千瓦/时,供热能力80万平方米。
    目前,黑龙江省已验收类似的稻米加工园区14个,年底前还将有6个予以验收。据黑龙江省粮食局行业指导处处长李珠元介绍,黑龙江水稻加工企业有很多,但大多是粗加工、简单加工,综合利用率比较低。由于中国现在有“稻强米弱”的现象,只加工生产大米的企业往往因为水稻收购价高而大米价低,导致亏损,那么产业链越长、产品越丰富的稻米加工园区就可以通过其他产品来弥补大米加工的亏损。
    曹兴文说,经过米、电、油、灰、蜡5个环节的循环加工,每吨水稻能够增值347元,是传统大米加工企业的4倍。
    这种把稻米“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产业”除了让稻米加工增值之外,还能够节约资源、促进环保。
    曹兴文介绍,用米糠提取米糠油,可替代等量的大豆,能够节约大豆耕地和免去种植环节,按照万源模式计算,黑龙江省每年能节约耕地1600万亩,而全国能节约耕地1.6亿亩。此外,经测算,1吨水稻能产2吨稻壳,而2吨稻壳能折算1吨煤,那么利用稻壳发电可以代替煤炭保护环境,按照万源模式计算,黑龙江省每年能节约煤炭200万吨,全国能节约煤炭2000万吨。
    事实上,中国首座全稻壳燃料热电联产项目于2010年9月已在江西省新干县正式竣工投产,可形成年稻壳发电4200万千瓦时的生产能力,年节约标准煤14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量4万吨。
    吉林省镇赉县则在2011年建成稻壳发电热电联产项目,可利用20万吨稻壳实现发电16亿千瓦/时,产生热量可满足城市100万平方米供热。
    据中国国家粮食局2012年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大米生产企业有9394家,加工稻谷12749万吨,生产大米8216万吨,产出米糠1266万吨、稻壳2452万吨。
    这些稻米加工的副产物利用率却并不高,2011年可用于制油的米糠为87万吨,仅占米糠总量的6.87%;用于发电的稻壳为117万吨,占稻壳总量的4.97%;用于供热的稻壳540万吨,占稻壳总量的22.96%。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专家认为,利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大米企业规模小、布局散,造成每家企业的副产物量少,难以达到进一步加工的经济规模。为此,专家呼吁国家应该建立健全大米加工行业的准入制度,以产业集群理论指导大米加工企业的布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大幅提高稻谷收购价的联动意义 2012-02-07
· 发展改革委上调201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 2012-02-03
· 国家提高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2012-02-02
· 稻谷最低收购价将进一步提高 2012-01-11
· 湖南建全国首个稻谷成本价格平台 2011-05-1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