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11日数据显示,中国贷款政策正变得更为“轻松”:8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7039亿元,同比多增1555亿元。 这一数字远远超出市场预期。此前众多国内金融机构均认为8月份“新增贷款幅度不会太大”、“应该在6000亿元左右”,而巴克莱资本等外资机构甚至把这一预测数字压低到5600亿元。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新增贷款规模超预期回升,主要有“供”、“需”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央政府近期加大项目审批进度,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升温,令贷款需求上升;二是今年以来货币政策趋松,银行可供贷款的资金比较松弛。“特别是8月中下旬开始,贷款需求已出现增加趋势,这对银行投放贷款的进度有一定影响。” 周景彤认为,此前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还在下行。“消费平稳回升是8月中国经济的唯一亮点,工业生产、外贸出口等数据都显示,经济形势仍比较严峻。” 因此,作为经济“晴雨表”之一的新增贷款大幅回升,被视为“乐观信号”。业内人士指称,银行新增贷款数据走高,无疑令经济实现反弹的可能性增大。 但业界也担心,新增贷款会再次流向投资领域,未渡难关的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只能“望梅止渴”。 周景彤表示,最近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对原材料生产企业会起到一定拉动作用,但仅是“缓解”,不能从根本上带领制造业走出困境。 今年以来,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两头挤压”困境更为明显:综合成本上升,需求萎缩减弱,利润空间不断被缩减。究其根本解决之道,周景彤认为应有四个方向可循:一是放缓企业生产综合成本提高的速度,给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间转移留出时间;二是政策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开放力度,让他们有更多领域可以投资;第四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周景彤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仍有很大回旋余地,利用好了,经济“稳增长”没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