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何以对獐子岛情有独钟?
2012-08-02   作者:闫平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獐子岛是大连长山群岛上的一个岛屿,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距离大连陆地有100多公里,地处北纬39度。这里的海洋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海水清洁,水温、流速、盐度、饵料等条件非常适合海参、鲍鱼、虾夷扇贝等海洋珍品的生长,是海上的"天然粮仓"。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这个岛上采访时发现,这座小岛竟然时常吸引来众多的科学家团队,他们中既有院士,也有教授、研究员……近年来,来獐子岛的科学家、学者就达700多人次。

    一个企业和三个国家级实验室
    《经济参考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后得知,这些科学家之所以纷至沓来,是由于从獐子岛走向全国的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近年来与相关院校和研究所联合建立了三个国家级实验室。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08年8月14日,中科院海洋所—獐子岛渔业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大连举行。 “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白春礼院士、中科院海洋所孙松所长等人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吴厚刚说。
  这是中国渔业企业里的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养殖实验室。白春礼院士在揭牌当天强调,联合实验室在关注生态养殖的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变化的观测与预测预报研究工作,坚持科技与企业的结合,为海洋生态养殖业升级和环境友好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研与技术支撑。
  2010年7月1日,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成立的海洋食品研发中心在中国海洋大学揭牌,该中心加速了獐子岛渔业的工业化进程。
  2011年1月16日,中国首个碳汇渔业实验室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揭牌,实验室下设两个分实验室——獐子岛虾夷扇贝碳汇实验室和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实验室主任是中国科协副主席、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碳汇渔业奠基人唐启升院士。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是一家传统的渔业企业,它竟然拥有三个国家级实验室,还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企业,这在中国传统渔业中十分罕见。

    科学家在獐子岛不断刷新科研成果
  梁峻是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海珍品良种事业部总经理、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总监,今年升任为总裁助理。这个崇尚科学精神的年轻人在2008年12月31日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后的第二天就到獐子岛集团报到了。
  梁峻的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贝类方面著名专家、中科院海洋所副所长张国范研究员。这个在水产养殖专业经过了11年的专业学习和探索的年轻人没有选择留在科研院所,而是选择来獐子岛工作的动因是:他的导师张国范在大连獐子岛集团的支持下启动和实施了国际牡蛎基因组测序计划。“一般只有国家投入来做这样的基础性研究。”因此,梁峻认为,獐子岛是一个崇尚科学、可以真正将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平台。
  的确,在獐子岛提供的科研平台上,不断有科学家在这里实现自己的科技梦想:
  中科院海洋所张国范副所长和已故的大连水产研究所所长赵洪恩两位专家,曾经研究开发的皱纹盘鲍“大连1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国范副所长主持的牡蛎基因组测序让世界第一次从基因的角度认识了牡蛎;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郭希明教授研究的三倍体单体牡蛎技术,让这个有“海洋牛奶”之称的新品种在中国生根;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包振民教授和獐子岛渔业共同开发的虾夷扇贝新品种“海大金贝”,获得国家水产原良种新品种认定,并于今年在獐子岛海洋牧场进行了产业转化……
    这些年,大连獐子岛集团每年都要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承担国家科技支撑、863计划、973计划等相关课题。獐子岛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有自己的科研船。“正是因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配备了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才吸引了一批一批的科学家上岛。”梁峻说。
    在大连,獐子岛与大连海洋大学的合作更是为海洋牧场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副校长陈勇教授的人工鱼礁项目让獐子岛的海底变成了海洋生物的梦幻家园;杨君德教授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是在獐子岛海洋牧场里工作的,他跟船出海实地指导采捕网具改造工作,他设计的用出舱机底播扇贝苗种,结束了人工底播扇贝时代那万人海上倒苗种的历史。
  
    一个企业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如果没有科学的探索,如果没有科学家的参与,就没有今天獐子岛世界级的海洋牧场,就没有獐子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样板。这一切都源于科学的力量。”大连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坦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专家,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力量。”
  据了解,獐子岛的每一步战略,都请海洋专家诊脉。“每年底播时,科学家都到现场指导。”吴厚刚说。
  在獐子岛的企业文化中,科学家是至高无上的师长和贵客。其实,尊重科学在獐子岛的历史上由来已久。早在1998年,獐子岛就专门去大连水产研究所拜访和请教赵洪恩所长。而更往前的1987年,獐子岛大胆实践了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虾夷扇贝底播技术,让獐子岛变成全国最富的海岛。“没有赵洪恩老师,就没有今天的国宴鲍,没有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就没有今天的世界贝类第一供应商。”吴厚刚说,獐子岛一直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硕果。
  科学家们更津津乐道的是獐子岛表现出来的科学素养。“海大金贝”之父包振民和海洋生态容量专家方建光面对记者时称:“獐子岛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让科学家感到欣慰。”包振民教授正在与吴厚刚讨论做虾夷扇贝的基因组图谱。这是一件短期内难见回报的事情。
  而吴厚刚对此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今天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将有所回报,这回报可能不在企业,而在社会;可能不在我们这一代,而在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企业的责任。”
  在与科学家的合作中,獐子岛自己的科研团队也在成长。前不久,全国一些贝类专家在广州参加全国贝类学会年会时听了梁峻做报告后,欣喜地说:“你们的进步非常大。”
  与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教授联合研发的国家新品种“海大金贝”在成功完成中试试验,并于今年在獐子岛海洋牧场开始了产业化后,梁峻团队自主研发的两个新品种“獐子岛红”和“獐子岛紫”也于今年完成产业化推广和中试。“海大金贝”已被认定为国家新品种,这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科研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经国家认定的水产新品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獐子岛回应6质疑 称三年6.3亿分红无法造假 2012-07-23
· 獐子岛陷人事纷争 上半年6位高管辞职 2012-07-20
· 獐子岛被曝频繁调节利润 报表涉嫌虚增收入 2012-07-20
· 獐子岛大量外购海参造成亏损 内部人涉嫌以次充好 2012-07-20
· 獐子岛渔业海外投资数亿被指徒有虚名 2012-07-2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