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芜湖骄阳似火。
在芜湖经济开发区凤鸣湖南路21号,静静躺着一片荒地,这是鑫科材料即将非公开发行募资投入的新项目工业用地。
这项拟募资9.3亿元的项目,刚刚获得了鑫科材料股东大会的通过,但是背后的疑问却还没有解答。
记者调查后发现,鑫科材料此次非公开发行的募投项目不仅投资总金额和芜湖市环保局出具的公示存在差异,且项目未来新增产能如何消化也没有明确。
而上市12年来,鑫科材料通过IPO和再融资,拟在市场圈钱17.2亿元,但现今分红仅1.5亿元。
变化无常的募投项目
按照鑫科材料6月21日披露的2012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显示,此次拟非公开发行140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不低于6.50元,合计拟募资9.3亿元。
这笔钱将投资到“年产40万吨高精度电子铜带项目”,建设期为2年。该项目总投资额为12.4亿元,除9.3亿元属于本次非公开发行募资以外,剩余资金将由2008年非公开发行的剩余资金3.1亿元来填补。
不过,这份最终的募资预案,与此前公示的明显不同。
记者在芜湖调查时,在芜湖市环保局得到了两份关于鑫科材料关于该项目的公示,第一次公示的时间为2012年3月20日,鑫科材料该项目的总投资为9.98亿元。2012年5月9日第二次公示,该项目的总投资金额变成了10.76亿元。
然而,这个投资总金额最终变成了12.4亿元。
“这个项目从最初商议到最终披露,投资金额和建设规模一直在商讨中。最终,公司董事会经过多方论证确定了12.4亿元的投资金额。”鑫科材料证券事务代表张龙在7月20日股东大会上对记者表示。
不仅仅是投资金额数据差距较大,建设规模亦有区别。
和第二份公示材料相比,鑫科材料的公告中没有了“电缆铜带”和“高精度框架材料”的产能,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引线框架带”和“高弹性锡磷青铜带”。“变压器铜带”和“太阳能带”项目分别扩大了1000吨产能和2000吨产能,而黄铜带项目由12000吨减至8000吨。
规模的改变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最令投资者关注的是,该项目究竟收益几何?
记者发现,鑫科材料并没有给出该项目详尽的可行性分析。在其公告中,对于“项目可行性分析”仅仅罗列了“技术可行性”、“生产设备水平”、“技术人员准备”和“市场销售渠道准备”4个小章节,但是对于新增的4万吨产能如何消化却只字未提。
7月23日,一位新材料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鑫科材料属于铜加工业,与整个宏观经济联系相当密切。“一旦宏观经济出现恶化,4万吨产能的消化将受到很大影响。且公司也没有在预案中,对消化产能提出合理、可行的措施。”
在他看来,鑫科材料此次投资的目的,是打算往高端产品上发展,“但是,高端市场相对于鑫科材料属于陌生领域,如何开发新的客户尚不确定。”
分红不及一成募资
事实上,鑫科材料的募投项目“前科”并不好。
2008年一季度,鑫科材料非公开发行3950万股,募集资金4.2亿元。但是,其中的3.1亿元并未产生合理的投资回报,这些资金在银行里一躺就是4年。
其中,“年产15000吨引线框架铜带项目”至今尚未实施。最终,鑫科材料决定将该项目的资金变更用于“年产4万吨高精度电子铜带项目”。
“公司当初是怎么论证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呢?”一位地处上海的基金经理直言,既然上一次定增的项目都没有实施好,“那么,谁能保证这一次的募投项目就一定能顺利实施,且实现预期效益呢?”
从目前看,鑫科材料对“年产4万吨高精度电子铜带项目”前景信心十足。
其公告对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是“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新增销售收入(含税)254496万元,年均利润总额20316.16万元,项目实现净利润17268.74万元。
“一个净利润只能达到3000万元左右的企业,说自己未来有个项目的净利润能达到1.7亿,你会相信吗?”上述基金经理提出质疑。
记者随后统计了鑫科材料至2000年上市以来全部年报,其2000年上市当年营业收入为7.16亿元,净利润为2786.27万元;到了2011年,鑫科材料的营业收入达到50.14亿元,但是净利润也仅为3410.05万元。
即使在其最赚钱的2007年,其净利润不过7270.88万元。
而记者注意到,在鑫科材料上市的12年中,截至2011年末合计实现净利润3.69亿元,现金分红合计1.52亿元。但是其融资能力可谓强悍,除去IPO融资3.6亿元以外,鑫科材料2008年再融资4.3亿元,如果此次9.3亿元再融资成功,其将合计从市场融资17.2亿元。